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通关练全套文档 (49份打包,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学案一 审题之准——慧眼识真谛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滚动提升训练1 语言文字运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滚动提升训练2 语言文字运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滚动提升训练3 古代诗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滚动提升训练4 古代诗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滚动提升训练5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滚动提升训练6 文学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滚动提升训练7 实用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滚动提升训练8 冷考点预防考查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八 文言文断句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二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二十 小说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二十八 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二十二 小说的艺术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二十九 字音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二十六 分析语言、文体及写作特色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二十七 鉴赏传主形象及表现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二十三 探究文本意蕴、人文精神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二十四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二十五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二十一 小说的人物形象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九 古代文化常识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六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七 表达创新与图文转换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三 辨析并修改病句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三十 字形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三十二 散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三十三 新闻、报告、科普类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三十一 标点符号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观点态度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八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九 小说的情节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六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七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三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四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五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意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一 理解文言句式并翻译文中句子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四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五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一 正确使用词语(虚词、实词)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学案二 扣题之紧——行文常记钩联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学案三 语言之美——提高作文“颜值”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学案四 层次之清——胸中必备模板 模板二 层进式议论文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学案四 层次之清——胸中必备模板 模板三 议论性散文模板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学案四 层次之清——胸中必备模板 模板四 记叙文模板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学案四 层次之清——胸中必备模板 模板一 分点式议论文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学案五 2018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Word版含答案.doc

  滚动提升训练(一)
  时间:45分钟    满分:8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当时的贾平凹每天坚持写作,不断向全国各大报刊投寄自己创作的作品,但往往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儿音讯。
  ②作为中国篮球的希望之星,“大魔王”周琦成为第七位被NBA选中的中国球员,其国家队队友王哲林随后也被孟菲斯灰熊队选中,可谓比翼双飞。
  ③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处心积虑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诱导学生过度消费,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④让人叹为观止的《星球大战》借鉴了神学、神秘主义、神话及经典文学等方面的元素,彰显了人类社会数千年来思想文化的积淀。
  ⑤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使我国航天事业再一次让世界侧目而视的同时,也为我国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奠定了重要基础。
  ⑥县政府一言九鼎,在县财政资金特别紧张的情况下,给我们兑现了100万元的科技创新奖奖金,体现了县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心。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⑤⑥
  答案 A
  解析 ①石沉大海:像石头掉到大海里一样,不见踪影,比喻始终没有消息。使用正确。②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情深,形影不离。使用对象不当,可改为“双喜临门”。③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使用正确。④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使用正确。⑤侧目而视:形容畏惧或愤恨不满的神情。不合语境,应改为“刮目相看”。⑥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不合语境,应改为“一诺千金”。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中国戏剧家汤显祖、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这三位文艺巨匠,置身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生活空间远隔万里,却都创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名作。
  ②当前的网络直播市场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鱼目混珠,一方面直播平台中教唆犯罪等违法违规内容并不少见,另一方面直播过程中的侵权问题也屡屡被诟病。
  ③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重要源流,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电视剧不胜枚举,据统计,80%以上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改编自文学作品。
  ④20世纪80年代,曾有日本学者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此虽是三人成虎,当时却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学者振兴中国学术的雄心壮志。
  ⑤在这个追求速度的“快时代”,对效益的追逐导致一些从业者忘记了初心,这或许本也无可厚非,但文化产品的创造必须要有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⑥八月份时,他俩同时被邀请到沈阳参加一个经济大论坛,鬼使神差,命运总不让他们两人见面,他们只能通过电话、书信等交流。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 B
  解析 ①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使用正确。②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不合语境,应用“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③不胜枚举:指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使用正确。④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不合语境,句中没有“使人信以为真”的意思。⑤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使用正确。⑥鬼使神差:形容意外地发生某种巧合的事或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种意想不到的事,多用于贬义。应用“阴差阳错”(由于偶然因素而造成差错)。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这次在西安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名家云集,不光专业人士表示收获盆满钵满,就连我们这些门外汉也收获颇丰。
  ……
  滚动提升训练(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7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相较于享誉中外的佛教圣地九华山,紫蓬山似乎名不见经传,但谁又能想到,历史上,它曾是淮军将领的摇篮。
  ②代沟之说,有相当的道理。不过,这条代沟如何沟通,只好潜移默化,子女对父母未便耳提面命。
  ③小时候的张衡半夜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的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历法大家。
  ④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为了一条重要规律。但不容置喙的是,真正的艺术作品的生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⑤历史专业出身的石晓明,不愿像其他同学一样埋首钻研,皓首穷经,著书立说,而是毅然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工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⑥《本草图经》中的年代较早的一些版画,因为出于各地画师之手,风格判若云泥,精粗详略也有差异,但总体水平较高。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答案 A
  解析 ①名不见经传:名字在古籍中没有记载,指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名气。用在此处符合语境。②耳提面命: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此处使用正确。③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感情色彩不当。④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用在此处不妥,可改为“毋庸置疑”。⑤皓首穷经:指钻研儒家经典到老,也泛指勤奋苦读一生。使用正确。⑥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远,形容高低悬殊。本句用来说风格不同,不合适。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A.白皮书说,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
  B.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俄全力开动宣传机器,试图将土耳其与IS“暗通款曲”的种种罪名坐实,令他在国际舆论场上观感不佳。
  C.虽然学校三令五申,要求学生自觉爱护学校环境,但是随手乱丢垃圾,人走关灯,损坏桌椅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D.在“大学生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一案中,官方披露的证据显示,不仅嫌疑人利用QQ群、百度贴吧出售猎物,还能准确介绍猎物名字、习性,“不识国家保护动物”的说法早已站不住脚。
  答案 A
  解析 B项,语病一:中途易辙。应该将“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修改为“在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后”作为后半句的状语。语病二:“令他在国际舆论场上观感不佳”句中代词“他”指代不明,应该改为“土耳其”。C项,“人走关灯”与“十分严重”搭配不当。D项,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应该调整到“嫌疑人”之后。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们常常用“司空见惯”比喻某事常见、不足为奇。__①__不少人会纳闷:“司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__②__了解了这个成语的来历,__③__不难理解了:唐朝刘禹锡被贬为苏州刺史时,应一个曾任司空官职的李绅的邀
  ……
  滚动提升训练(五)
  时间:60分钟    满分:73分
  一、现代文阅读(18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灾异与人事
  葛剑雄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加上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相当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即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时下流行的看法都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反映了时人的愿望,是对传统观念一种积极的、但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尽管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了这样的内容,却并不是它的主体。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正因为如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和灾异都是不可或缺的记载。《二十四史》中大多有《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但所记内容无不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吉星高照;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
  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蚀、太阳黑子、流星、陨石、星宿异位、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皇帝就要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有的皇帝还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弦更张的政策。有的虽没有具体措施,却会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与天下百姓为难,一切罪责由自己担当。为了通达上天,感动诸神,往往还要在正常的祭祀典礼以外,按需要举办各类额外的祭祀或祈求仪式。
  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臣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在专制集权体制下,只有这样的机会才能给最高统治者一点警诫。何况举办这些活动一般花不了多少人力物力,一旦渡过难关,就能博得万民称颂,名垂史册。万一无效,也是天威莫测,天意难违,君臣都已尽了人事。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无积极作用,因为人能敬畏天命天意,总会格外小心谨慎。
  不过“天人合一”也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也能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因为对天象的解释在人,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所以大权在握的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将矛头指向政敌异己,或者趁机按自己的意愿改变政策。正人君子和书呆子往往泥古不化,只知援引古代圣君贤臣的先例,只会侈谈修身进德,不屑采取具体措施,或者不知如何应对灾情。极端的做法就是听天由命,毫无作为,以为只要绝对敬畏,专修人事,灾害不除自灭。如唐玄宗时发生严重蝗灾,一部分大臣的意见竟然是不应消灭,只能听任蝗虫自生自灭,才符合天意,皇帝只要深刻自省,定能得到上天的宽恕。幸而唐玄宗听从宰相姚崇的建议,下令灭蝗,才没有造成更大的灾情。
  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述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农立国的特点,使中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
  B.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积极的,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这一解释反映了人们的愿望。
  C.天象和灾异在中国的古代史书里都有所记载,如“二十
  ……
  学案一 审题之准——慧眼识真谛
  一、材料作文审题五法
  1.关键把握法
  审题立意,贵在既有深度又有高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文眼”)进行反复推敲,理解意蕴,从而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确定作文立意。
  高尔基《花——致M.A.彼什科夫》:“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愉快的。那时候,你会感觉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这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这则材料的关键语句是:“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若抓住这一关键语句,便可以提炼出观点:“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拟题时可用“奉献与索取”“给比拿愉快”等。
  2.主旨领悟法
  一个写作者,若能够不为表象所迷惑,进而能够透过现象深入问题本质,便有希望步入事物的核心地带,其文章的思想、观点便会给人以启迪。
  【边练边悟】
  2.阅读下面的寓言《乌鸦喝水》,确定作文立意。
  一只乌鸦口渴极了,很想喝水。它看见了一只水壶就飞过去。壶里水很浅,乌鸦伸长了脖子也喝不到。后来它想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