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预习案:病句
1. 语序不当.doc
2. 搭配不当.doc
3. 成分残缺或赘余.doc
4. 结构混乱.doc
5.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doc
6. 辨析病句.doc
7. 修改病句.doc
病句复习案答案.doc
1. 语序不当
【复习任务】
1、了解考纲的解说,巩固常见病句的6种类型。
2、熟练掌握语序不当的8种类型。
【备考策略】
一.知识储备
㈠内涵:所谓语序不当简而言之就是词语或语句的先后顺序不妥当,从而造成文理不通的毛病。有的句子因为句法错误使句子成分的位置和顺序发生混乱,有的句子因为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太符合人们的日常语言习惯而显得语序不当,还有的是因为不符合普通逻辑。请看下面具体例句。
㈡“语序不当”的种类:
1.定语和中心语次序不当
例: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析:“高校学生的培养”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这样才与后面贯通。)
2.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有的句子有多项定语,多项定语一般按照以下的语序排列:
①表领属的或表时间、处所的。②称代性或数量性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⑥
此外,带“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30年教学经验的西藏高原的乡村教师。(析:这里的多项定语排序就不正确,应为“西藏高原的(表处所)一位(数量)有30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乡村(名词)教师”。)
3.状语位置不当或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析:“任意”意思是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从句意来看,“任意的主动者不是“我们的祖国”,而是“帝国主义列强”,应把“任意”移到“列强”之后。)
有的句子有多项状语,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不象多层定语那样固定,比较复杂,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取决于谓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取决于表意的需要。但是也有大致的顺序,一般排列顺序是:
①表目的或表原因的介词短语。②表时间或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语气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④表情态的或程度的词或短语。⑤此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应紧挨在中心语前,表示总括的词或短语一般放在数量短语的后边。如果不注意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就会出现错误。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析:这里的多项状语排序就不正确,应改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
……
2. 搭配不当
【复习任务】
1、熟练掌握搭配不当的7种类型。
2、熟练掌握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方法。
【备考策略】
一.知识储备
㈠内涵: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也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
㈡“搭配不当”的主要种类:
1.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解析:“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可改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不断增强”。)
2.动宾搭配不当:
例: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解析:搭配不当,“吸引”不能与“关注”搭配,“吸引”改为“引起”。)
3.主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解析:此句宾语是由一个主谓短语充当的,但这个主谓短语的主干是“工业和农业成为国家”。主宾意义明显不当,可将“国家”改为“行业”。)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解析:“人群”是在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 ”改为“人”,“站满数万名”也不妥。)
5.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解析:改为“无论……还是……都”。)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解析:“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一致,搭配不当。)
7.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例如: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我
……
3. 成分残缺或赘余
【复习任务】
1、熟练掌握成分残缺的7种类型,赘余的3种类型。
2、熟练掌握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方法。
【备考策略】
一.知识储备
㈠内涵:句子一般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成分残缺一般主要表现在主、谓、宾和修饰成分的残缺。句子成分赘余,指句子中出现了表达相同意思,起相同作用的成分或不必要的成分。
㈡“成分残缺或赘余”的主要种类:
1.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关联词语残缺。
⑴造成主语残缺的常见现象:
①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于、为了)
例如:经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文化水平。
②暗中更换主语而主语残缺。不能把前一分句的宾语当作后一分句的主语。
例如:2003年公司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困难,超额完成了第一季度的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10%。
③定语过长,丢掉了中心词,造成主语残缺。
例如:教育部实施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即将推行,这将会给假文凭致命一击,使假文凭无藏身之地,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解析:在“注册”的后面加“制度”。)
⑵造成谓语残缺的常见现象:
①句首陈述对象缺乏相应的谓语,却另起一个头,造成谓语残缺。
例如: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米宽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解析:将“南堡人民”与“经过”交换位置。)
②缺少与宾语呼应的谓语中心词
例如: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难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⑶造成宾语残缺的常见现象:
①缺谓语动词的宾语误把宾语的修饰语当作宾语
例如:记者从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获悉:国家已安排专项经费一亿元,加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科技攻关和相应研究。
⑷关联词残缺:
例如: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2.成分赘余
内涵:句子结构已经完整了,句意已经明确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词语,就会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