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60个字。
《致空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道德、情感、价值观: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教学理念:
  课程理念规定: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贯彻了这一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独自感悟,自己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2作者简介。邵燕祥,1933年出生,50年代有影响的青年诗人。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成的。(点击课件中的“作者简介”)
  (二)读
  1教师配乐范读。(点击课件中的“音乐”)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
  4教师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评价。
  (三)悟
  (A)整体感知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首写得比较抽象难懂。)
  (B)阅读分析
  1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作一些现代诗歌阅读方面的指导。(点击课件中的“诗歌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