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散文阅读+分析综合)Word版含解析5份
(散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1课+考纲解读-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散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2课+典型例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散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3课+解题锦囊-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散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散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5课+模拟考试-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高三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分析综合考点考查要求是:(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C级。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散文也是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记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状物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哲理散文、杂文、随笔、游记、小品文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主题,以记叙、描写、抒情、论理等方式表达。
  记人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写景散文:是描写景物类的散文,基本上属记叙的一种。这类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传递作者情意,并吸引人、感染人的阅读目的的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
  ……
  2018年高三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解题锦囊】
  一、分析散文结构。结构是散文的骨架,线索是散文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形散神聚”是散文的结构特点之一。散文的结构作为一种由生活事件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具有共时和历时的双重秉性,表层结构和潜在结构的多重语义。
  散文的结构指内部的逻辑联系和外部的组织形式,包括情节、线索、脉络、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与结尾等。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一篇文章的结构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
  散文结构不仅指文章的客观组织方式,而且包括创作主体的意识、情感、思想,特别是独特的生命体验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优秀的散文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形态,总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外部和内部的圆融,规范和独创的和谐。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散文结构。
  高考试题分析散文结构,可以从九个角度去进行:(1)人物角度;(2)事件角度;(3)景物角度;(4)情感角度;(5)意境角度;(6)空间角度;(7)时间角度;(8)主题角度;(9)全文角度。至于采用什么分析散文结构,在考试中,要根据试题具体的要求,精准分析。
  二、概括散文主题。散文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也是主题,是散文内容的主体和核心。对散文主题的概括,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散文主题的基本方法有: ①从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比如上面试题正是从理解中心句开始把握主题的。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文眼”。②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重点与中心。分析语段时,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③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写人的散文,由“人”及“义”;写事
  ……
  2018年高三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采  春
  乔忠延
  ①冬季日短夜长。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城里人也不例外,上个班两头不见太阳。早晨起床屋里黑,晚上下班外头黑,回到家里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阳光,却是灯光,忙忙碌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②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没有,丝毫也没有。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一个个都感到缓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伸出手,手冻得疼。走几步路,脚冻得疼。手脚冻木了,不疼了,鼻尖却辣辣地疼。疼得眼睛直想流泪,却强忍着不敢流,怕流出来把冰碴子挂在脸上。这日子还能说是过吗?不,是在熬,在煎熬。一煎熬日子就长,唉,好漫长,好漫长的冬天呀!
  ③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历上露脸,天地间还是冬天的鬼样子。寒寒的,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就盼惊蛰,一天一天盼,盼来了惊蛰,似乎也没啥改观。寒还在寒,秃还在秃,要摧毁冬日根深蒂固的营盘不那么容易。没有耐心,没有韧劲,还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气,耐下性子,慢慢熬吧!
  ④忽一日,地皮软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抬起头,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奓开了黄翅翅。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却悄无声息地来了。
  ⑤好啊,春来了!
  ⑥春来了,哪里还能在屋里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出了城,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⑦采春!
  ⑧采春?怎么个采法?采法不复杂。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