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页,10105字
【摘 要】
“感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而且是一种心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阅读分析语文教材和文学作品,“感悟”各种信息的丰富意涵。二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弄清各种意涵的逻辑关系,感悟各种意涵的思维特征。三要引导学生学会参照生活,并借鉴语文教材和文学作品的表意方法,不但内化自己的心智、心语,运用心理模拟法,自觉感悟。
【关键词】 感悟 信息 思维 方法
学生中学阶段正是长身体、长智力的最佳时期,他们聪明活泼、思维敏捷。他们偶尔也接触
社会,但都是蜻蜓点水似的。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人生体验少,从生活中获得的信息也不够丰富,所以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分析问题总是就事论事,缺乏深度,看不到事物的实质。培养“感悟”能力,能帮助中学生扬长避短,使他们尽快提高自己理解、辨析、联想、想象、创意、表意等多方面的语文素养。悟能唤像托意,以意解意,因事取意。学生如果学会了“感悟”,就会懂得怎样洞察事物的本质,表达生活的真谛;还会懂得怎样调动自己的丰富情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由表及里,有理有据的论说事物。语文教学从学生“感悟”能力方面入手,既能提高学生自觉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从有限的信息中求得更多有用的见解,同时也能体现语文学科在表意方面最富创造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说培养中学生的“感悟”能力,能够使中学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悟”是感悟者根据自己已感知的信息内容,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解意、创意的心理活
动。感是感受,悟是领会、领悟。
一、培养学生对表意信息的感悟能力,实现知意、索意、创意这三种意境。
生活中的信息是无限多的,“表意信息”是特指被感悟者感受到的有意涵的信息,或者叫有效信息。“表意信息”的所有意涵可以分为知意、索意、创意这三种意境。
“知意”之境是感悟者亲身感受之境,所知之意即信息本身直接传达的意涵。
“索意”之境是感悟者深入领会之境,所知之意是信息间接表达的深层的意涵。
“创意”之境是感悟者自我创造之境,所创之意即感悟者自我创造的意涵。创意之境中,一切原来的信息完全转化成了感悟者自由思想的符号,或者说那些信息成了感悟者自由驰骋新意境时,任意抽打自己思想野马的一把长鞭。
对学生进行知意、索意、创意这三种意境“感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理解事物的本意、深意,懂得创新意,并不断增强他们学语文的情趣,提高他们作文的水平。
[一]可以借生活信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生活是广阔的,生活就像海洋。宇宙中有生灵的地方到处都有生活的芬芳。生活是多彩的,阳光、雨露、草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