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50个字。

  24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五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3.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五首诗词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1.诵读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词主旨,并积累名句。
  2.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语言赏析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饮酒》
  1、引入新课
  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
  1、《桃花源记》(散文)
  2、《五柳先生传》(传记)
  3、《归园田居》(田园诗)
  2、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首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魏以来继承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
  3、按节奏诵读诗歌: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理解诗意
  结庐:构筑房舍。人境:人聚居的地方。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