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20个字。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班级:八年级
《列夫•托尔斯泰》是人教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人物传记。这个单元文章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艺术表达颇具特色。本文同时也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茨威格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成为著名作家的特质和积极的人生追求,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重点突出,语言生动,表达手法丰富,对学生写作也极具示范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标:
1.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3.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德育目标: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
深入探究课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领悟托尔斯泰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难点
赏析课文的写作特色,学习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创作的特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创作情感。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
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境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将作家相关背景、图片资料多次展示,可以帮助学生走近作家,走进文本,在情境的创设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本课教学运用这一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更深入地探讨问题。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计划学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检查预习
1、 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作者是茨威格。
2、 介绍作者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生平介绍,让学生了解茨威格。
3、 检查预习
学生根据出示的内容采用接力的形式读出字音,解释词义,教师及时肯定或纠正,最后全班齐读加深印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