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00个字,有2个课时。 
中学课时计划 
(总第   时) 
年级 初 二            科目  语 文          时间   2006                     主备人                    
课    题白杨礼赞课型新授课时2 
学习目标 
1, 象征的艺术手法;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方法。  
2, 准确而富有感情的语言。  
3,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1, 象征的艺术手法;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方法。  
2, 准确而富有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象征的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 
教法学法 
讨论、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1, 阅读预习一,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 完成预习三,1,3 
板书设计 
白杨树……           实在是……                  决不是……  
                           
象白杨树一样的人: 哨兵 白杨树            (对比)  

精神和意志                                              赞美 
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复习学过的课文找学生介绍茅盾。  
       2,板书课题           白杨礼赞  
   总结:  
      茅盾,浙江桐乡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中篇 
小说《林家铺子》  
3, 找学生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  
 明确:  预习一  
二,检查预习: 
  给下列字注音:  
    毡     外壳    主宰    垠    坦荡如砥    恹    逸    晕    虬     颀  
三,明确学习目标:  
1, 了解 象征的手法  
2, 分析课文结构。  
3, 讨论课文第一部分。  
四,学生阅读全文讨论给课文分段:  
提示:1,本文一共几小节?  9 节  
         2,礼赞是什么意思?找出文中赞美白杨树的句子》  
总结: 
一(1节)  点明题旨,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二(2-4)   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衬托白杨树不平凡。  
三(5-6)   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赞美白杨树。  
四(7-8)   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五(9)     通过对比再一次赞美白杨树。  
明确:  
1, 分法较多,有道理就行。  
2, 本文的线索: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五:分析课文第二部分,阅读课文讨论思考:  
1, 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  
    明确:“一条大毡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