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30字。
《祝福》教学设计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仲济民
【教学目标】
1、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2、理解祥林嫂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性。
3、鉴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社会环境对祥林嫂的影响。
2、对祥林嫂挣扎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当时的社会礼教对妇女是如何要求的。
2、如何理解祥林嫂的挣扎。
【教学方法】
1、课前充分预习,完成导学案。
2、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时间已近年底,声声爆竹送来阵阵钝响。寒风呼啸,大雪纷飞。风雪中远远地走来了一个人:只见她满头蓬松的白发,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目光呆滞。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就是祥林嫂(板书)鲁迅先生为我们塑造的著名的文学形象。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研读鲁迅的小说名篇《祝福》(板书),看看他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二、研读讨论
1、祥林嫂有着怎样的不幸遭遇?
学生讨论,明确:
外逃帮佣,初到鲁镇 被人劫回,被迫改嫁
丧夫失子,再到鲁镇 捐献门槛,未能赎罪
逐出鲁家,沦为乞丐 祝福之夜,凄然死去
2、她是怎么死的?(从文中找出证据)
学生回答,明确:
证据:
①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②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③现在总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结论〗自杀!
3、她为何会自杀?是哪些人把她一步一步推向死亡的深渊?
学生讨论,明确:
生活的孤苦无依,精神上的困惑迷茫
卫婆子 婆婆 大伯 鲁镇的人 柳妈
鲁四老爷 四婶 我
4、这些人都对祥林嫂有着怎样的影响(或怎负什么责任)?对这些人的做法又该怎样理解(或可以为他们作出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