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人教部编版】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精品教案(打包29套,Word版)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54.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1.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5.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美丽的颜色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7.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10.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11.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周亚夫军细柳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12.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14.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21.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与朱元思书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25.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28.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27.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野望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170929329.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31.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背影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35.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白杨礼赞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38.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39.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0.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1.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昆明的雨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2.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石拱桥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4.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苏州园林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5.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6.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梦回繁华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7.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版发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55.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56.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59.doc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一着惊海天__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60.doc
  1 消息二则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2.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批注方式来把握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并在交流互助中深化理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第1课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消息结构特点。(重点)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1日,中国发生了一件决定未来走向的大事。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了解那个重要时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文体特点
  提问1:反复朗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事件:渡过长江。
  提问2:参看课文批注,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
  明确: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导语。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
  提问3: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
  明确: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不同。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的金字塔结构。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迅速地让人们了解。
  提问4:电头有什么作用?
  明确: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增加可信度。
  目标导学二: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提问5:朗读课文,说一说朗读的基调是什么。
  抽生朗读,大家评议。
  明确:朗读的基调应该高亢豪迈、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美。
  提问6:默读勾画,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
  明确: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英勇的、万船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则外国消息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的文体特点。
  2.体会二则消息迥异的语言风格。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品味、比较等多种方法,把握二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和消息文体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了解伦琴等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的胸怀。
  一、导入新课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提问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提问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明确: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