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九上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doc
│九上第2课《雨说》教案.doc
│九上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案1.doc
│九上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案2.doc
│九上第4课《夜》教案.docx
│九上第4课《蝈蝈和蛐蛐》教案.docx
├─第二单元教案
│九上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1.doc
│九上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2.doc
│九上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教案1.doc
│九上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教案2.doc
│九上第7课《傅雷家书》教案1.doc
│九上第7课《傅雷家书》教案2.doc
│九上第8课《致女儿的信》教案.doc
├─第六单元教案
│21陈涉世家1.doc
│21陈涉世家2.doc
│22唐雎不辱使命1.doc
│22唐雎不辱使命2.doc
│23隆中对1.doc
│23隆中对2.doc
│24出师表1.doc
│24出师表2.doc
│词五首.doc
│望江南1.doc
│武陵春1.doc
├─第三单元教案
│10《孤独之旅》教案1.doc
│10《孤独之旅》教案2.doc
│11《我的叔叔于勒》教案1.doc
│11《我的叔叔于勒》教案2.doc
│12《心声》教案1.doc
│12《心声》教案2.doc
│9《故乡》教案1.doc
│9《故乡》教案2.doc
│九上10课《孤独之旅》教案.doc
├─第四单元教案
│九上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doc
│九上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1.doc
│九上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2.doc
│九上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doc
│九上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doc
│九上15课《短文两篇不求甚解》教案.doc
│九上15课《短文两篇谈读书》教案.doc
│九上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1.doc
│九上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doc
└─第五单元教案
17《智取生辰纲》教案1.doc
17《智取生辰纲》教案2.doc
18课《杨修之死》教案.doc
19《范进中举》教案.doc
20《香玲学诗》教案.doc
  新沂市第六中学备课纸          课时总编号
  备课组 九语 上课
  日期 第  课时 课型 新 主备人
  课题: 1、沁园春 雪
  教学
  三维
  目标 1、初步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2、理解《沁园春雪》的思想内容,抒发的革命豪情。
  3、理解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重点 品味本词的语言
  难点 理解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教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基本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人创新
  指
  导
  自
  学 导学作业:
  一、了解作者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三、流利的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导入课文: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
  如银的雪景。像唐朝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
  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又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雪,纷纷吹落轩辕
  台。”还有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还有
  宋朝胡仔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指
  导
  自
  学 元朝黄庚的“江天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等等,决不胜举。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
  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2、理解《沁园春雪》的思想内容。
  新沂市第六中学备课纸          课时总编号
  备课组 九语 上课
  日期 第  课时 课型 新 主备人
  课题: 2、雨说
  教学
  三维
  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3、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重点 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难点 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包含的真情。
  教法 诵读感悟法。联想想象法。评析欣赏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基本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人创新
  指
  导
  自
  学 导学提纲
  一、了解作者及诗的背景。
  二、诵读诗歌,感知内容。
  三、有感情诵读,品味语言。
  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渭城朝雨悒清晨,客舍青青柳色
  新”的美妙意境吗?诗可以娱目、娱耳、娱心。
  其实,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
  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
  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今天,就
  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
  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指
  导
  自
  学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3、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交
  流
  展
  示 展示一:
  了解作者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
  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新沂市第六中学备课纸          总编号
  组
  别 语文 上课
  日期 第 2课时 课型 新 主备人
  课
  题:                      夜
  教学
  目标 1、通过语言品味,了解诗歌巧妙的构思。
  2、从诗歌意象中,感受诗人对自然的陶醉之情。
  3、讨论,联系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在现实落差中的美好理想。
  重点 诗歌意象的含义联想及语言的比较品味。
  难点 诗人对现代文明带来的钢铁世界的柔情拒绝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教法 四读教学法
  教具 图片 录音机
  教学
  基本
  环节 教学过程 目标与创新
  教
  学
  过
  程 活动一:导学作业
  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了解作者叶赛宁。
  3、读了诗,有什么感受?
  活动二:学习课文
  一、导入新课
  (背景文字:夜,常无声,总关情。) 出示:
  月夜图片 夜,能让你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发
  言,可谈对夜的感受,也可说由夜引发的联想。 
  师:诗人对夜的感觉更加微妙,于杜甫,春雨绵
  绵时有“润物细无声”的欣喜,星垂月涌间有“天
  地一沙鸥”的慨叹,戍鼓雁声里又有“月是故乡
  明”的思念。今天,让我们跟随“一个最纯粹的
  教
  学
  过
  程 俄罗斯诗人”(叶夫图申科语)叶赛宁,在他笔下,
  夜有何不同?
  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同学在班内展示交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