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70字。
兰亭集序
2014级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 编号: 编制时间: 2014.7.7 编制人:李俊贤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考纲要求】
1、理解 B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叙写】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背诵全文,并掌握“修、期、次、致、临”等实词的多义性,积累文中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认真研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通读翻译课文,标出重点字词及疑问。
2. 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学案,规范书写;小组合作,答疑解惑。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解题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2.关于序的体裁的常识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3、作者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世家大族,性情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会稽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