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950字。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裨益(bì) 付梓(xīn) 毗邻(pí) 叨陪鲤对(tāo)
  B.胜饯(jiàn) 船舷(xuán) 模型(mú) 数见不鲜(xiǎn)
  C.蓬蒿(hāo) 蜕变(tuì) 揩油(kāi) 锱铢必较(zī) 
  D.笃定(dǔ) 蕴藉(jiè) 酵母(xiào) 一曝十寒(p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绣闼 弘扬 起讫 斩钉截铁 变本加厉 匪夷所思
  B.笼统 濒临 鲲鹏 殚精竭虑 涸泽而鱼 苦心孤诣
  C.联袂 膨胀 苍海 一蹴而就 变幻莫测 得鱼忘荃
  D.妨碍 逃逸 躁动 趋之若骛 感恩带德 陈词滥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件案子亏得法官_______,终于真相大白,洗刷了被告的冤情。
  ②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他都_______。
  ③国外某些势力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台独分子做宣传,中方对这种险恶用心_______。
  A.明察秋毫 了如指掌 洞若观火
  B.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C.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D.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 了如指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专业术语“断崖式”随着股票、房价、反腐等社会热点进入公众视野,并被拓展了使用范围,变成了流行词语,成为人们运用夸张手法的新宠。
  C.《朗读者》中“朗读”重文字,“者”重人,两者的融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从而感动于他们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D.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看”的动作,加大了表达的趣味性。
  5.下列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又号“醉翁”。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共三十三篇,中国学术界通行的看法是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篇可能掺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以及道家其他派别的作品。
  D.契诃夫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合称为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作为俄国19世纪末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巨匠,契诃夫以对“小人物”命运空前的关注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