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00字。
传记的写作知识
传记,又称“传”。
1.分类,可分两大类:
一是史学传记,以记述翔实的人物史实为主。一般是由旁人记述,如记述帝王生平的“本记”,记述王公贵族或民族、国家历史的“列传”,按年月时序记载人物事迹的“”“年谱”,略记人物简历的“小传”,对本传的主要生平作补充说明的“别传”,记述已故亲友事迹大略的“事略”等,也有自述生平的“自传”。
二是文学传记,以史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的方法,对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加以刻画描绘,并组成情节和给予某些联想象和想象。
2.传记的写作
传记文学是史,也是文学。因为是史,所以必须注意到史料的运用。写作人物传记需要掌握大量的史料,需要对史料进行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查阅档案文献是获得资料的一种方式。档案 文献的使用,可使传记的内容真实可靠,给人以很高的可信度。
在哈金森工厂
教学目标
一、学习并掌握传记的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
二、感受传主的价格魅力,领略他们丰富的心灵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传记的写作方法;档案文献及史料的运用。
  难点:档案文献及史料的运用,感受邓小平的人格魅力。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领袖传记,传主是叱咤风云的政坛人物邓小平,记述的是邓小平早年的异国打工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从一代伟人邓小平早年的经历中体会如何正确对待生活困难,这是本文的难点。在这一方面的教学上,应该让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经历,对照邓小平的态度进行对比,并从邓小平身上受到感化。掌握传记的写作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从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史料文献入手,认识文献史料在传记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顾邓小平的事迹,引出邓小平在法国哈金森工厂的打工生活,进入课题。
邓小平本名邓希贤,参加革命后才取名邓小平。他1904年8月22日(农历是七月十二日)出生在中国西南最大的省——四川省的农村。邓小平本人年轻时一直使用这个出生日期。
邓文明(小平的父亲)的祖先从华南移居四川。他们本是客家人。
邓小平的父亲是一个小地主,母亲淡氏,是邓文明的第二个妻子。当邓文明确定第一个妻子张氏不能生育时娶了淡氏。淡氏为邓文明生了四个孩子,邓小平排行第二,也是三个儿子中最大的一个。
  邓小平的父亲以后又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三个妻子萧氏为他生了第四个儿子。第四个妻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