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9540字。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题
  出卷人:要塞中学  杨武军   核卷人:缪云清
  一、语言文字运用及名著(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灰烬(jìn)       颓圮(pǐ)         雾霭(ǎi) 不屈不挠(ráo)
  B.槁暴(pù) 商榷(què) 思忖(chǔn)     熠熠(yè)闪光
  C.菜圃(pǔ) 戕(qiāng)害     按捺(nà) 引吭(hánɡ)高歌
  D.烟垢(gòu) 赭(hè)色         粗犷(guǎng) 玲珑剔(tī)透
  2、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礼记》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与   的人交往,经常是清且淡;如同作画     淡雅,才能耐看。但写文章,却要     ,一波三折;正如人们游览名山,多爱它的嵯峨多姿,变化莫测。
  A.情投意合   清澈  跌宕起伏       B.志趣相投  清新  跌宕起伏
  C.情投意合   清新  此起彼伏       D.志趣相投  清澈  此起彼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为何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B.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关税再次下降,这次降税一方面严格履行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减让,另一方面也对税目、税率结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C.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
  D.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和决策失误。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在摆脱野蛮进入文明阶段后,中华先民就一直是生机勃勃、活跃发展的。        ,       。        ,
  ,            。           ,并且具体表现为文化区域的造就、经济重心的形成、政治中心的变迁。
  ①而在文化上表现为多样性,经济上表现为不平衡性,政治上则表现为追求统一性
  ②经过凝结升华后,又从中原散发到东、西、南、北各方位
  ③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就一直存在所谓东西南北中的问题
  ④正是这种持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明不断丰富
  ⑤文化、经济和政治的表现不一,便不断酝酿出种种社会矛盾
  ⑥各地先民创造出绚烂的文化,随后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传播,进而汇聚在中原
  A.④⑥②③①⑤     B.⑤③⑥②①④      C.⑥②③⑤④①     D.⑥②④①⑤③
  5、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议论,抒发了诗人乐观的革命豪情。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有影响力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他所描写的自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