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题,约8440字。
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一、(本大题共9小题,计41分)
(一)
读王勃《滕王阁序》的片段,完成1~3题。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茕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璎,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1.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多舛 B. 茕且益坚 C. 无路请璎 D. 簪笏
2.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个人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说法。
B. 猖狂,这里指阮籍狂放、不拘礼法的行为,以宣泄不满现实的苦闷心情。
C. 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表示青年男性进入成年。
D. 趋庭,意快步跑过庭院,来到长辈面前。这是古人面见长者的普遍做法。
3. 文中“岂效穷途之哭”一句后,在不同版本中所用点号不尽相同。你认为用哪一种好些?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败走,还邺。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操曰:“善!”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
后袁尚果自将攻袁谭,大破之。谭奔平原,遣辛毗①诣曹操请救。辛毗至西平见曹操,致谭意,群下多以为刘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荀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之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心;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其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操从之。
后数日,操更欲先平荆州,使谭、尚自相敝,辛毗望操色,知有变,以语郭嘉。嘉白操,操谓毗曰:“谭必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今一旦求救于明公,此可知也。尚见谭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