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18版高中语文大一轮复习步步高《加练半小时》模块二 语基+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
模块二  第10练.docx
模块二  第11练.docx
模块二  第13练.docx
模块二  第14练.docx
模块二  第8练.docx
模块二  第9练.docx
模块二 第12练.docx

  模块二 语基+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日,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上给步履蹒跚的世界经济贸易乃至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开出了一剂“中国药方”。
  ②历史宛如一条长河,无数文明的碎片沉淀其中,研究者将这些碎片打捞起来,衔接、拼读,找寻历史真相,有时也不免枉费心机。
  ③在我们还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美帝列强就对我们虎视眈眈,是科学家把两弹一星发射上天,使它们不敢再小视我们。
  ④近两年来,城改建设的成本大幅攀升,远远超出了企业的承受底线,因此导致廉租房项目进展如泥牛入海,举步维艰。
  ⑤此时舆论界同时被热炒的有两个人,一位是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屠呦呦,一位是纵横娱乐圈高颜值的当红演员黄晓明。
  ⑥这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起劲地求全责备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为,只能导致玩火自焚的悲惨结局。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前一阶段部分地区和学校出现的“毒跑道”问题,已专门成立了塑胶跑道综合治理工作组,现已铲除93块,停建2 191块。
  B.10月1日至6日,北京新房和二手房网签量分别比9月1日至6日下降73.7%和96.5%,各售楼处的看房人比去年同时期明显减少。
  C.张女士在结婚当天发现为她拍摄婚纱照的影楼工作人员未经允许,将她的婚纱照公布在朋友圈中,并配有抨击性语言,要求道歉。
  D.因为河南省郑州市桐柏路附近一栋高楼从大楼西北看薄如纸片,和周围的建筑格格不入,显得非常另类,被市民称为“纸片楼”。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
  ①它至今仍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
  ②始终保持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③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难解难
  ……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苟且偷安。要知道死不足惧,但不轻易言死。
  ②他知道自己患的是不可救药的癌症,但他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鞠躬尽瘁为人民办事。
  ③对于这样的意见,也要加以分析,不可以生吞活剥地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
  ④宜春一中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⑤如果不未雨绸缪,将来就要被动,就难以保证明年地方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今年看明年”,及早准备。
  ⑥摆好后,他照例是横瞅瞅,竖看看,里磕磕,外扳扳,直到那砖横平竖直了,他自己也觉得称心如意了,这才摸起另一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公益性的教育资源,博物馆应担当起“雅俗共赏”的社会服务职能,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常往,更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这无疑是当下博物馆建设需要明确的功能定位。
  B.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在旅游成为很容易实现的事情的同时,令人堪忧的是旅程中暴露出的诸多不文明现象,甚至违规违法事件也时有发生。
  C.作家任林举继报告文学《粮道》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后,另一篇粮食题材的报告文学《贡米》,在《中国作家》全文发表,再一次引发各界的强烈关注。
  D.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发展中的电影、多样性的文化”为主题,旨在以电影为纽带,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承丝路精神,弘扬丝路文化。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化要走出国门,我想__①__是通过概念或内容题材走向世界,__②__要有高超的艺术,__③__艺术中表达的民族文化的精神、艺术家的个性和时代的个性,__④__让外国人认可并感染他们。这次我们展览的主题叫“中国写意”,__⑤__以中国写意美学为特征、以中华美学精神为主导、以中国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当代创作。这里有中国老中青优秀艺术家的作品,__⑥__经过了中国美术馆专家们的精心遴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如果 那么 因为 必须 / 还
  B 不仅 更 / 要 就是 都
  C 不但 而且 以及 / 于是 甚至
  D 虽然 但是 并且 正是 即 /
  二、名句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启功的治学与创作
  吴艳丽
  启功先生自称“姓启名功”,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1913年,父亲去世,随祖父生活。家道已经败落得一贫如洗,以致启功无力求学。在曾祖父门生的帮助下,他才勉强入校学习。1933年,21岁的启功虽说没有读完中学,而笔下的书画文章却有了佼佼之色。
  20世纪至今,中国艺坛中诗、书、画以及书画鉴定兼擅且多真知灼见者,启功赫然在列。他在鉴定家、书画家之外又有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和诗人之誉,这一切得益于他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启功的广博在于他是一位屈指可数的“杂家”。在文艺界受到现代文艺思潮冲击而冷落中国传统文化之际,他坚守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及研究,涉足艺术史、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敦煌学、碑帖学、考据学等多个领域。这种广览博取的建树,一方面在于他个人的天赋和功夫——虽然他经历了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毅力未变;另一方面在于家学的浸润,其翰林出身的曾祖父溥良开启的向学家风、祖父毓隆对翰墨书画的沉浸,都潜移默化地打开了启功向学、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心境。
  启功是一位踏实的学者,所以他的“杂”非流于浅表而是深入其中并自有方法。例如,他对《红楼梦》的注释,凭借其对满族历史文化、风俗掌故的熟知,对其中扑朔迷离的年代、地点、官职、服装等进行了细致考据和梳理,贡献甚大;对明清两代兴起的碑帖学,他有着开拓性的研究,既重视研究书法形式,又不忽视文辞内容;对于敦煌学,他从字体学、书法史角度研习敦煌写本,并于20世纪中叶与王庆菽、周一良、曾毅公等一起编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唐代敦煌变文作品总集——《敦煌变文集》。而他的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