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80+1730+1570字。

  高一 语文    科 教案
  第   周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                           氓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2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深刻体会《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初步胚芽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4背诵课文。
  重点 反复吟诵,体会感情,背诵课文。
  难点 了解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特点。
  教学
  手段 朗读法、点拨讨论法
  课型
  环节 教        学      内       容 个人备课
  一、诗歌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一朵奇葩,无数的诗人用真情浇灌它,用心血哺育它。它是心灵对现实最纯洁的回答,是心灵与心灵碰撞的最智慧的火花。“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这个世界,一切都可以老去,唯有诗歌永存。
  《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儒家“五经”“六艺”之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经,一起来聆听》三千多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古代男女的恋爱、婚姻。
  二、看书下注释,把握重点信息,请同学们简介《诗经》,教师补充。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放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500年见的古代社会的生活。共收录诗歌305篇,原称“诗”“诗三百”,后被当做儒家经典,尊称《诗经》,列入“五经”。
  “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诗经》作品分类:风、雅、颂
  “风”,又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现实主义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歌词。
  《诗经》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多角度直接描述,陈述。
  比:打比方。
  兴:先描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
  三、1诵读:了解诗意,理清情节。
  2 重点字音:
  氓        淇       愆    筮     咎      徂    隰      蚩
  垝垣      汤       渐   罔      咥      泮    将
  四、根据书下注释来翻译课文,梳理课文的行为思路
  第一章  许婚
  第二章  迎娶
  第三章  劝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