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6张,约1190+3650字。
《卫风·氓》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有关常识,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堂的讨论重点放在鉴赏层面:
体会分析理解:⑴人物在特定处境下的复杂情感;
⑵表达复杂情感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3.深入挖掘,体察人物命运的偶然与必然,推测判断人物未来的人生命运,从而引发更深刻思考。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
1.《氓》是一首叙事诗,理解诗歌的叙事是个难点。
2.内容决定形式,“艺术形式”的鉴赏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圣人以为不习《诗》,都没法子说话,一开口就是鄙陋庸俗。它的语言方式就是谦谦君子雍容揖让的典雅之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中的一首卫风,《氓》。
二、讨论交流
分成三个部分(恋爱——婚变——决绝)钻研讨论交流,重点体会、分析、理解、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恋爱:重点讨论两个问题。
⑴恋爱中的女子是怎样的?她的痴情表现在哪儿?
⑵这段甜蜜往事的回忆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发生的?
婚变:重点讨论两方面的问题。
⑴这位女子对婚姻的反思是什么?这段文字中让人动容和心碎的“血泪之言”还有什么?
⑵对文本表达复杂情感所采用的艺术手法的关注:
三个意象,一个语气词。
决绝:重点讨论两个问题。
⑴面对不幸婚姻的决绝选择。
⑵决绝选择背后的无绝伤痛。
三、总结
深入探讨《氓》对我们的启迪是什么。
⑴在6章10句240字的铺陈中,表达了一位女子的痛苦伤感,这样的一种伤感让我们也痛感“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⑵“之后”的命题探讨:义无反顾的坚强和勇敢的选择“之后”,漫长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⑶谁为悲剧“埋单”?造成悲剧的因素:性格?性别?命运?社会?
⑷对我们的现实人生,未来的爱情与婚姻与人生该如何选择?
四、作业
1.思考题:一位同学在预习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同一男子称呼有‘氓’、‘子’、‘士’、还有人称代词‘尔’,它们出现在不同段落,但它们是有内在联系的,再加上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与它们的关系,如何理解好呢?”根据本节课的讨论,大家能否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2.课后阅读:扬之水女士这样说——“《诗》有很多写女儿,写出很美丽很善良的女儿。那是‘吉士’、‘君子’心中的光明,也是《诗》中的光明。然而命运对于这善良美丽的一群似乎最不公平,因此《诗》中的忧思之篇许多出自女子。”请学有余力的同学读其它女子的忧思之篇
……
《氓》解读(其一):原载于《诗经别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作者:扬之水。)
氓之蚩蚩①,抱布贸丝②。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③。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④。(一章)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⑤。不见复关,泣涕涟涟⑥。既见复关,载笑载言⑦。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⑧。以尔车来,以我贿迁⑨。(二章)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⑩。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11。(三章)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1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3。(四章)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14。兄弟不知,咥其笑矣○15。静言思之,躬自悼矣○16。(五章)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1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18。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9。(六章)
【注释】
⑴毛传:“氓,民也。蚩蚩,敦厚之貌。”蚩蚩,释文引韩诗云:“美貌。”王先谦曰:“慧琳《音义》十五引韩诗作‘蚩’,《音义》七引作‘嗤’,并云‘志意和悦貌也’。顾震福云:……《释名》‘蚩,痴也’,即毛所云敦厚貌。蚩蚩者,乃笑之痴也,毛、韩义异而可以互相发明。”
⑵毛传:“布,币也。”
⑶郑笺:“匪,非。即,就也。此民非来买丝,但来就我,欲与我谋为室家也。子者,男子之通称。言民诱己,己乃送之涉淇水,至此顿丘,定室家之谋,且为会期。”朱熹曰:“顿丘,地名。”
⑷毛传:“愆,过也。”郑笺:“良,善也。非我欲过子之期,子无善媒来告期时。将,请也。民欲为近期,故语之曰:请子无怒,秋以与子为期。”
⑸毛传:“垝,毁也。”王先谦曰:“复关,犹《易》言‘重门’(按:《易·系辞下》“重门击柝”)。近郊之地,设关以稽出入、御非常,法制严密,故有重关,若《司关》疏所称‘面置三关’者(按:《司关》见《周礼·地官》),女所期之男子,居在复关,故望之。”
⑹郑笺:“用心专者怨必深。”⑺郑笺:“则笑则言,喜之甚。”
⑻毛传:“龟曰卜,蓍曰筮。体,兆卦之体。”邓翔:“‘尔卜’二句,满心满意,为‘不思其反,老使我怨’作极力反纵之笔,岂知《易》不可占险,纵‘体无咎言’,亦鬼神特播弄之耳。”
⑼毛传:“贿,财。迁,徙也。”严粲曰:“遂罄其资以从之也。”
⑽朱熹曰:“沃若,润泽貌。鸠,鹘鸠也,似山雀而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