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8、《米洛斯的维纳斯》.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宝玉挨打》.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晏子治东阿》.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阿q正传.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寡人之于国也.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过秦论.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季氏将伐颛臾.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劝 学.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失街亭.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三种类型.doc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议论文一例多用.doc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导学案
编制:谭宇菲 审核:吴丽君
教 学目标:
1、了解句子的 组成 成分。
2、学会分析并掌握宾语前置句,并将其运用到文言翻译中去
预习题
(一)、翻译下面的句子,请对它们的宾语现象,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何以战?
小结:
2、
(1)恐年岁之不吾与。
(2)忌不自信。
小结:
3、(1)惟利是图
(2)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结:
总结宾语前置句:
一、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三种类型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是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边,组成动宾短语或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用以叙述情况或说明问题的。在古代汉语中,严格地说,是在秦汉以前的上古汉语即文言文(包括后人用文言写成的作品)中通常也是这样。但是,在文言文中,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边,构成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宾语前置结构,而且这一规则有时还非常严格。下面就结合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实例来谈一谈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
(一)、疑问代词作动 词宾语或介词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
在文言文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边。例如:(1)彼且奚适也? (适:动词,到。)
(2)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
(3)何以知之?君何以知燕王?
(4)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疑问代词做宾语要前置的规则,在文言文中是非常严格的,几乎没有例外的情况。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在文言文中,如果一个句子是 否定句,而且又是代词作宾语,这时宾语往往要放在动
……
《宝玉挨打》导学案
编写:陈威行 审核:谭宇菲
一.学习目标
1.梳理情节,领会作者组织情节波澜的技巧。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理解人物矛盾冲突的社会内涵。
二.课文助读
1.走近作者:曹雪芹(约1705-约1763),名霑,字梦阮或芹圃,号雪芹或芹溪居士,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以及父辈曹颙和曹頫,祖孙三代四人,前后任江宁织造历六十余年。曹玺之妻,曹寅之母孙氏,是康熙皇帝小时的保姆之 一。曹寅童年还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由于这种不寻常的关系,曹寅深得康熙的信任和赏识,康熙南巡时曾主持过四次接驾大典。曹寅还在任上主持刊刻过《全唐诗》和《佩文韵府》。曹寅病故后,康熙特命其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不久曹颙病故,康熙又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直至雍正五年(1727)曹頫被抄家败落为止。曹雪芹或为曹颙的遗腹子,或为曹頫之子。
曹雪芹幼年“曾随 其先祖寅织造之任”,自小生长在一个富贵炫赫而又文 化气氛浓郁的贵族家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熏陶。“秦淮风月忆繁华”,当年南方的繁华生活给幼年时代的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家被抄以后,全家北迁,随着家境的日益败落,他也落魄贫居在北京西郊一带,跌落到“举家食粥”的境地。这种根本性的变化,使曹雪芹对封建社会和世态人情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从而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红楼梦》就是他在北京西郊山村里写成的。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2.《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
……
《议论文一例多用》高考作文指导课学案
编制:谭宇菲 审核:吴丽君
一、教学目标:培养积累梳理素材的习惯,掌握多角度运用素材的方法。[]
二、学习方法:紧扣论点剪裁运用素材的方法。
三、教学前言:
1、明确议论文写作中用例的重要性
①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②“持之有据,言之有理”是议论文的基本要求,“事实胜于雄辩”说明事例的重要
③高考作文评卷中对议论文用例的评分细则:
A论点符合材料,有举例并能证明论点,语言通顺,结构完整,44—46分;
B论点切合材料,举例丰富恰当,语言顺畅,47—50分。
预习题(一)
阅读作文中一例多用的范例:
1、“李白故事和李白名诗名句”的灵活运用片断:
①论证论点:正确处理自我认识和他人期望的关系
示范片断:是荒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认定自己不能折腰摧眉事权贵,认识到只有自由的灵魂才能让自己快乐,于是你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你享受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傲然高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我们看见的不是至高无上的帝王,而是卓然站立的你。李白,我们感谢你,是你清醒的自我认识为中华文学史成就了一座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峰。
②论证论点: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和痛苦
2、请你提出一两个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课后拓展(一)
以“陶渊明”的材料,来应对一些高考作文题目的写作。
2006年全国高考卷1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