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10字。

  《动人的北平》发言稿
  高二语文组  余维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筛选信息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北平动人之处,体会散文形神相依的规律。
  2.与《故都的秋》、《想北平》进行比较阅读,深刻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优雅情怀的内涵。
  2.激发和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本国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体会散文中用抒情语言所表达出的情感和内涵及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
  教学难点
  领会、探究形与神之间散与聚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境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散文作品,因为散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他们也能从文字背后体会出作者的情感。但是一篇散文究竟美在何处,作者为什么从这个角度、采取这种方式来写,对学生来讲都是难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想一想:我们曾经学过或者你读过的写北平的文章。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老舍的《想北平》、刘心武的《钟鼓楼》、张恨水的《五月的北平》……2006年北京地区高考曾以“北京的符号”为作文命题,引发了一场关于“北京的符号”解读的革命,唤醒了不少人尘封的记忆,勾起了不少人对明日的憧憬和幻想。
  2008年,北京成了奥运的符号,而福娃,鸟巢,水立方,又成了北京的符号。而当北京还被称为北平的时候,什么是它的符号呢?“动人”就是对她最好的诠释。(伴随画面,走进老北京)
  二、表达
  说一说:你眼中、心中的北京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让你写一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