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8100字。
安新中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高二)
命题人:杨洪祥 审稿人:臧建耘
第 I 卷(选择题,共48分)
一、(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
A 贻我彤管 (yí) 脉脉(mò) 殷岩泉 (yīn) 殆尽 (dài) (yǐn)
B 同仇敌忾 (kài) 否泰 (Pǐ ) 天姥山 (mǔ) 黄鹂 (lì)(lí)
C 雕栏玉砌 (qì) 守拙 (zhuó) 贾人妇 (gǔ) 贿赂 (lÙ) (zhuō)
D 夜雪初霁 (jì ) 浣女 (huàn) 伯仲间 (zhòng) 纶巾 (guān)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
A 载笑载言(一边……一边);爱而不见(喜欢);势拔五岳(挺拔)(通假字,隐藏)
B 始速祸焉(加快);塞上长城空自许(比喻能守边的将领)(招致)
C 兰舟催发(对船的美称);烽火扬州路(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在的“省”)
D 渌水荡漾清猿啼(凄清);忍顾鹊桥归路(忍不住看)(不忍回头看)
3.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作一个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作陪衬,这种现象叫偏义复词。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全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顶是( A )
①便可白公姥 ②心中常苦悲 ③进退无颜仪 ④我有亲父母 ⑤我有亲父兄 ⑥否泰如天地 ⑦昼夜勤作息 ⑧逼迫兼弟兄 ⑨死生,昼夜事也 ⑩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⑾成败之几,在于今日
A①④⑤⑦⑧⑨⑩⑾ B ①②③⑤⑦⑨⑩
C ②③④⑥⑧⑨⑩⑾ D ③④⑤⑥⑦⑨⑩
4.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之“空”,含有宁静之意)
B 映阶碧草自春色(“自”字写出了祠中凄凉、冷落的气氛)
C 早岁那知世事艰(“世事艰”指恢复中原之事,不断受到投降派的阻挠、破坏)
D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蝉唱,以突出山林的寂静)
5.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通过幽静清新的景色,表达诗人恬淡的思念的心情。)
B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扬州战乱的惨状,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极端痛恨。)
C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只要双方真挚相爱,坚定不移,尽管只有一年一度的相会,也是无尽期的、永恒的爱。)
D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由于名城的沦陷,有谁来欣赏呢?不过是花开花落,自生自灭而已。化景物为情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6.对下列各句表现的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C )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A 豪放 雄浑 旷达 哀婉 缠绵 B 旷达 豪放 哀婉 缠绵 清新
C 雄浑 豪放 清新 哀婉 旷达 D 豪放 旷达 哀婉 缠绵 清新
7.对下列对联称颂的名家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
A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颂苏轼)
B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颂李清照)
C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持弓扶桑。(颂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