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6道题,约8240个字。

  随州市李店镇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1)—(2)题。(5分)

  (1)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幅颜体楷书,其结体宽博,骨力遒劲,颇有气势。
  B、“时”字的横画细,竖画粗,体现了颜体字笔画的主要特征。多数字主要一笔下笔很重,沉稳有力。
  C、布局方面,字形大小,墨色浅重,显得变化无常,别具一格。
  D、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方,如“燕”字。
  (2)用正楷或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3分)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禁锢(gù)撩逗(liáo)慨叹(kài)前仆后继(fù)
  B、干涸(hé)拮据(jí)狡黠(xiá)恃才放旷(chì)
  C、亵渎(xiè)阔绰(chuò)踱步(dù)媚上欺下(méi)
  D、阴晦(huì)妒忌(dù)桑梓(zǐ)吹毛求疵(cī)
  A、慨叹kǎi 前仆后继pū  B、拮据jié    恃才放旷shì
  C、阔绰chuò  踱步duó   媚上欺下mèi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余晖诘难惑乱郑重其是
  B、咀咒渺茫佯装根深缔固
  C、庸碌统筹怡情锲而不舍
  D、汲取逞辨抽噎味同嚼腊
  A、郑重其事B、诅咒根深蒂固D、逞辩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以全体,那简直是。
  ②前行是的。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③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天津出版了两张报纸,停刊了几年的《大公报》由李鸾、胡政之等接办重新复刊,,大家都接连称赞。
  ④人学仪式当天校长就要求我们进入大学就要遵守大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相应的课程,做一个的大学生。
  A、诬陷纯粹面目全非名不虚传
  B、诬蔑纯粹面目一新名副其实
  C、诬陷干脆面目全非名副其实
  D、诬蔑干脆面目一新名不虚传
  污蔑诬陷:“诬”指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冤枉人;“污”指弄脏、玷污。
  所以“诬蔑”是指捏造事实来毁坏别人的名誉;而“污蔑”是指用各种卑劣手段去侮辱玷污别人。“污蔑”的涵义更宽泛。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蓝图,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B、中国人出境游,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形象,出境游客能否温文尔雅,展示着良好的国家形象。
  C、从修书一份致敬老父亲,到亲手为老人送餐端饭,再到署名文章谈尊老。习总书记始终用自己的行动,从家庭、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诠释着敬老孝亲的三重境界。
  D、“排队”点赞、“炫耀式”晒娃、微商代购……原本作为老师发布通知、与家长沟通平台的QQ、微信家长群,已经悄然变味。每天动辄几百上千条信息,让不少家长和老师直呼“受不了”。
  B一面不对两面(摇摆与不摇摆)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黄发垂髫”(《桃花源记》)中的“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儿童。“既加冠”(《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加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六十而耳顺”(《<论语>十二章》)中的“六十”指古稀之年。“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十二章》)中的“七十”指花甲之年。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间的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水浒》(施耐庵•明)是明清时代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智取生辰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