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含解析)(打包7套)新人教版必修2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周末培优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09.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二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01.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02.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03.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二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05.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06.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每周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07.doc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二)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4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从年轻美丽、性格活泼、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等角度概括。
  【试题分析】
  本诗中的“镜湖女”形象可以按照如下角度分析。
  情趣等。
  二、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1)表达方式——中间四句运用描写的手法,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运用叙述的手法塑造形象;(2)语言特点——整首诗运用浅显直白的语言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生活气息;(3)表现手法——以清新的景色烘托镜湖女的清丽等。另外要注意,组织答案时需要结合例子作具体分析,要有理有据。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羽林郎
  [东汉]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
  ……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5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清】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
  (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参考答案】
  (1)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2)“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
  【试题分析】
  但也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把词语理解为真正的“悬崖”,要结合前句“仔细”分析。此题关键是对诗歌的意象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诗意进行分析,注意和全诗的情感结合体会诗歌意象的内涵。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从题中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两项(    )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