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660字,必修二课本成语和文化常识梳理,全面实用。

  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知识梳理
  汪春华
  一、理解下列成语
  1.《荷塘月色》
  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没精打采:精,精神;采,神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不高兴。
  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稀稀落落:形容稀疏的样子,又作“稀稀拉拉”。
  2.《故都的秋》
  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3.《囚绿记》
  涸辙之鲋: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亟待救助的人。
  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揠苗助长: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因而误了事。
  4.《氓》
  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
  信誓旦旦: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5.《孔雀东南飞》
  寿比南山:南山,指秦岭终南山。旧时比喻长寿。《诗经•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6.《兰亭集序》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险的山岭。也作“高山峻岭”。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7.《赤壁赋》
  沧海一粟: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
  杯盘狼藉:狼藉,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的情景。
  8.《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以身作则: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刮目相见(待):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终南,陕西终南山;捷径,近路。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卢藏用想入朝做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做官的目的。
  束之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责无旁贷: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形容应当由自己尽责。贷,推卸。
  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