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00字。
2018年作文满分备考:高考任务型作文“任务”与“材料”的关系
一、2018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新形式
2015年出现了“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或说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实际上就是“交际语境写作”,它具体鲜明的明示了交际语境的要素,或规定读者或规定作者或规定目的或规定问题(话题)或规定文体或规定表达方式,这六个基本要素,或给定一个或两个或更多,它除了防套作,更多的是强调了写作的交际功能,回归了写作的本质。
如今,有消息传出2018年要出“分析性写作题”,其实,这种题型,更强调了理性思维,大大的考验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要求方法论。如果真迈出这一步,就更与申论、国外大学考试接轨了。
其实,如果出了这样的题,也没什么可怕的,论述类文章本身就是以分析为主的,论证就是分析;再说,也不可能一下脱离任务驱动型作文,一定会有延续性,我想,会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础上,提出“分析性”的任务要求。
命题者与备考、考生总是一种博弈关系,你要押题,他要反押题,所以,2018年作文题,一定是“创新性”的,就像2017年全国题一样,好像很新颖,其实一想,就是“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只不过增加了“选择性”,给了考生更大的自主权。
所以,备考2018年高考,还得研究近三年的真题。如果2018年考试说明出来了,那上边的例题,就尤为重要了,还记得2017年考试说明的例题吗?想想,与2017年考试作文题,本质上有区别吗?
说远了,老老实实研究考过的题吧。
二、“写作任务”与“作文材料”什么关系呢?
1、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此题的写作任务是:
①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一一下达的任务是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材料是分析的对象,强调就事论事、以理论事。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以上事情”,是什么事情。对这个事情,发表你的看法。这是核心任务。
②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一一这是对象、文体任务。
③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一一这是内容任务,要论述类的,价值判断。阐述,要注意体现思维过程。侧重因果分析。吴炳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