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390字。
共1课时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学习诗人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品味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与忍耐和承受苦难的人格;
2、将课文作为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一石三鸟,既能学习传记文学的相关知识,又能积累增长语言、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3、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传记,有效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料为我所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诗歌这块领域中对杜甫是熟悉的,当然对于杜甫的诗歌也是熟悉的,但是哪个时期写了哪些诗歌有时候是不明确的,很模糊的。所以人物传记这一块常忽略一些的问题,就是学生们不能从作品实际出发,不能从作品中具体人物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本节课就是用教材中所学的人物经历从而了解相应时期的作品的风格。
3重点难点
1、传记中牵涉到许多历史时间,论述性强,阅读难度较大。
2、传记阅读重点应放在大致了解杜甫的文学生涯及诗人在“万方多难”中生发的诗歌创作上,体会杜甫的人格追求。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介绍“传记文体”,顺势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传记作品的封面:《武则天传》、《居里夫人传》、《苏东坡传》、《杜鲁门传》、《霍金传》等等)
同学们读过传记吗?读过哪些传记?学生开始介绍自己所读。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这种文体——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依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辑、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传记的作者在记述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情感、想像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它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它的类型很多,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等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诗人冯至的笔迹,同诗人杜甫一起去感受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通过他的诗歌一起去感受一份与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的炽热而跳动的心灵。(板书或多媒体显示课文标题)
活动2【讲授】二、相关知识介绍
1、解题:“万方多难”多指国家处于山河破碎、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源自于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