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古诗鉴赏1.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古诗鉴赏2.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古诗鉴赏3.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古诗鉴赏4.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2.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4.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5.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2.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3.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4.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2.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3.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1.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2.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3.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4.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5.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语言文字应用1.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语言文字应用2.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语言文字应用3.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语言文字应用4.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语言文字应用5.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 语言文字应用6.doc
考点精练一 鉴赏古诗的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晁补之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注 绍圣元年,宋王朝政局大变,新党复起,乃尽逐元祐相臣,晁补之亦受累离开京师,出知济州(今山东济南)。
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绘了一幅凄寒、悲凉的秋晨郊野出行图。“晓路入西郊”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晓”突出了作者出行之早;“新霜着鬓毛”中的“新霜”突出天气之凄寒,烘托出作者悲凉的心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迷神引
贬玉溪,对江山作
晁补之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片描绘了青山渐暗、红日西沉、余霞满天、江水东流、烟波浩渺、渔火迷坞的壮丽而又迷离的景象,勾勒了一幅日暮黄昏江景图。词人借助景物描写外化了贬谪的郁闷情怀、羁旅的迷茫心绪,为下片的抒情做了铺垫。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宋中[注]
耿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注 宋中:地名,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搏斗,杀敌万人,但最后二人战败被杀。
诗歌首联的意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精练三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水仙子•渡瓜洲[注]
赵善庆
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注 瓜洲:长江岸边渡口。
该曲前三句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偶。前三句鼎足而对,句式工切,势如贯珠,描绘了秋天的凄凉衰飒之景。
②比喻。“锦衣”比喻绿色的荷叶,“锦衣收”生动描绘了荷叶凋残蜷缩的形态。
③比拟。“瘦”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柳叶凋落、柳枝干枯的特点。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寻梅
方岳①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②侍玉华③。
注 ①方岳:宋代诗人,屡遭贬谪,一生坎坷。②貂:汉代的宫饰。③玉华:唐代的宫殿名。
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谈谈诗人是如何表现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衬托(间接描写)。诗人以通幽的野径、宛转的山溪、洁净的沙岸、蜿蜒的残雪、幽远的“隐者家”,描绘出一个优雅僻静的环境,衬托出梅花幽静脱俗的特点。
(2)白描(直接描写)。诗人风尘仆仆策马而来,只为追寻那山坳里的早梅,虽然梅花只有三四朵,诗人却在不事雕饰中勾勒出雪中梅花神清骨秀、高洁幽芳的格调,表现出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坚守和追求。
3.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①
苏 轼
其 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②。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③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其 三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④软⑤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 ①北宋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
……
考点精练六 仿写(含修辞手法)
1.仿照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并保持语意连贯。
一年四季,语文相伴。语文是一位画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是一位音乐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她用轻快的旋律奏响夏季农家丰年曲;语文是一位诗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她用豪放的才情吟诵秋的壮阔;语文是一位摄影家,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她用柔和的笔触勾勒出生机盎然的春柳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她用奇妙的镜头捕捉到诗意寒冬的美好
2.仿照前后的句子,在横线处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对久居城市的忙碌的人们而言,旅行的意义在于,你会踏上一段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呼吸到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遇见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碰不到的人……要知道,当你埋头做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在会议中吵架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在云端。
答案 (示例)当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当你挤进地铁时,澳大利亚的袋鼠正好跳跃在草原
3.仿照下面的语段,另选一组对象写一段文字。
世界上所有的生灵都有自己的眼睛,波涛是大海的眼睛。假如大海没有了波涛,就结束了它浩瀚博大的使命,再也不能负舟远航,再也不能搏击长空,再也不能繁养水族。
世界上所有的生灵都有自己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世界上所有的生灵都有自己的眼睛,)星辰是夜空的眼睛。假如夜空没有了星辰,就迷失了前行的方向,再也不能点亮路途,再也不能追逐光明,再也不能点缀宇宙。
4.仿照横线前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写句子,要求句子结构一致,语意连贯。
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走在大路上,能够看到鲜花覆盖下的陷阱;就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临危不惧,临变不惊,面对险境绝对不会贸然出手;就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阴雨连绵 能够看到层层乌云后面的太阳 ②因势利导 借水行舟 直面现实绝不会逆流而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