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70个字。
《社戏》教学设计及评课
一、导入新课设情景
同学们,童年的生活大多是美好的,值得回忆的,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专门回忆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我们曾经学过其中的一篇文章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过先生大概觉得意犹未尽,又用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素材,创作了一篇小说,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的《社戏》,来领略他为我们展示的那一份纯真和美丽。
(设计意图:由提问导入,揭示课题。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忆童年生活,引发学生课堂对话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明确目标抓重点
1、积累“归省、行家、惮、絮叨、怠慢、撺掇”等词语。
2、朗读感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3、感受课文所表现的童真童趣,理解儿童之间的纯真的友谊。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重点是强调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理解儿童之间纯真深厚的友谊。)
三、解题
社是会意字,“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呢,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社,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背景,并且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四、检查学生看学情
1、检查字音:全班齐读
归省行家惮絮叨怠慢撺掇凫水潺
蕴藻家眷皎洁漂渺
特别强调渔父中“父”的读音。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可知——“父”读作fù时,有两个义项:①父亲,如父子、老父;②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如祖父、伯父、舅父。
“父”读作fǔ时,有三个义项:①老年男子,如田父、渔父;②同“甫”,古代加在男子名字下面的美称;③姓。
由此不难看出:
与辈分有关时,“父”读fù;
与年龄、美称和姓有关时,“父”读fǔ。
依照“以义定音,音义相随”原则,“老渔父”的“父”毫无疑问应读fǔ。
(设计意图说明:扫清阅读障碍,重在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达到汉字的辨形、辨音、辨义的目的,培养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