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点训练学案——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br>
<br>
【考点阐释】 <br>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文言文学习的一大重点和难点。(1)、考查要求重在文言虚词的“用法”上。(2)、这里的“了解”,即根据上下文来解释某个文言虚词的用法。(3)“常见”指2003年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要求非常明确。(4)、“在文中的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需根据语境的上下文来确定某个文言虚词的“句中用法”。 <br>
<br>
【答题指导】 <br>
1、熟悉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考点各个击破》P279-282 <br>
2、熟读初、高中文言文课文,了解虚词的一般用法。 <br>
3、我们学过的文言虚词,可以整理归纳为以下几类: <br>
(1)一词多类异用: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且、为、所; <br>
(2)兼词; (3)时间副词;(4)句首虚词:;(5)句末虚词; <br>
(6)关联虚词:。 <br>
①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于是、因、则、而;②连接词或词组的连词:而、以、与; <br>
③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br>
4、学习文言虚词的注意点: <br>
(1)分清虚实;(2)辨明用法;(3)体察语气;(4)通晓古今;(5)注意特殊。 <br>
5、解题方法归纳: <br>
(1)借助上下文,对选项有 意识; (2)明确句中位置,从 引起回忆; <br>
(3)分清虚词词性,对句子结构进行 分析;(4)辨明 ,根据情理合理推断。 <br>
【知识储备】 <br>
一、分清虚实 <br>
指出句中“之”、“为”的意义和用法,并进行分类归纳。 <br>
之 <br>
⑴( ) <br>
①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 ) ②我见相如,必辱之。 ( ) <br>
③持其踵为之泣。 ( ) 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 <br>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 ( ) ⑥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 <br>
⑵( ): <br>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r>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br>
⑶( ) <br>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br>
③诸将请所之。 ④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