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0410字。
台州中学2017学年第一次统练试题
高三 语文
命题人:董成立 审题人:陈灵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姚贝娜的好嗓子让许多观众熟稔,再加上《甄嬛传》风靡(mǐ)一时的插曲,在观众还没喜欢够时她却迅速凋零,香消玉殒,令人扼腕(wàn)叹息。
B.中华文明硕果累累(lěi),仰韶的彩陶、良渚(zhǔ)的玉器、唐之金银、宋之陶瓷,元明清不甚枚举,这些手艺不经意间将生活艺术化,让后人仰而视之,诚惶诚恐。
C.古时过年两件事必办,放爆竹吃饺子。爆竹禁放这些年,年三十变着法儿尽可能给百姓准备一场晚会,多路精英荟萃(cuì),载(zǎi)歌载舞,算是过年一景。
D.站在兵马俑(yǒng)坑前,我们看见的秦朝文物几近全部。细心倾听,甚至可以听见金戈铁马的嘶杀声。这令人震惊的兵马俑,不过是秦文明中的沧海一粟(s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我早年去苏州市,那时还没出租车呢,叫辆人力车,坐在上面,欣赏着小桥流水,听着洗衣洗菜女子的吴侬软语,不熟悉的温情扑面而来,恍如置身于旧电影之中。
一个北方壮汉游走在古街旧巷,颇感同宗文化的差异。【甲】湿漉漉的井,浸出绿苔;斑驳的墙,爬满古藤,透着历史和文化。【乙】小时候对苏州的了解仅限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宋•范成大《吴郡志》)”,再无其它。当你真真切切地置身其中,才知这天堂的诱惑。
苏州的园林可谓名扬遐迩。我移步换景,她千姿百态。即使入我眼时已不是本来面目,但仍能看出她早年的风姿。一个有内涵的老者,风烛残年也藏不住道骨仙风。【丙】站在苏州小园中,可以看到清,看到明,看到元,看到宋,看到文人墨客的高远,看到雅士高人的闲情……等等。
我曾经动过心,人生如有第二居所,一定住在此,享受书中的闲趣,继承古人的文明。苏州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桃红柳绿之间都是莺歌燕舞,连个佐酒的小菜都让北方人不好意思动箸。
2.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侬软语 B.即使 C.风姿 D.喧嚣
3.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甲】 B.【乙】 C.【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子表意明确的是(3分)
A.哥伦比亚总统说,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B.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本质上讲,不仅仅取决于硬环境,还取决于由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精神文明等诸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软环境。
C.针对欧盟方面提出的条件,使一些英国媒体大呼“苛刻”。欧盟方面认为,欧盟谈判的关键是让英国“脱欧”后占不到任何便宜,打消其他成员国效仿的念头。
D.截至2016年底,浙江省已经建成12万个“爱心水窖”,解决和改善了52.1万丽水、衢州等地区的山区半山区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和13.2万亩耕地补充灌溉问题。
5.阅读下面的材料,用平实的语言概括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不超过30字)(4分)
勒•克莱齐奥:批评家是作家最大的敌人。有一次,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在咖啡厅看到有人吵架,想去劝解,他的朋友告诉他别去,那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