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打包19份缺10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1 钱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11 城南旧事(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12 长亭送别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13 等待戈多(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14 鸿门宴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17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2 规则和信用_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3 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4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6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7 访李政道博士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8 甘地被刺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9 雷雨(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第二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第四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5(课后习题):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1 钱
课时训练1 钱
一、夯基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的天职。
(2)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3)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 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作答时应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全面把握用法,从词语意义、感情色彩、使用对象等角度思考,特别注意近义成语细微差别的辨析。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在上面给出的三个句子中,第①句说的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应该用“义不容辞”;第②句说的是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应该用“责无旁贷”;第③句说的是某杂技团技艺超群,在承担某项任务的时候无所谦让,应该用“当仁不让”。因此,正确的选项是C项。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面深化改革,就好比改造和装修一栋大厦,房子的格局要调整,采光要更好、通风要更好,不仅要更体面,还得更安全、更舒适。
B.文艺界是有光荣传统的,当代的作家和文艺工作者要学习柳青等老前辈,像牛一样辛勤工作,拥抱基层、热爱工作、为人民服务。
C.今年以来,中国联通积极落实网络强国、宽带中国战略,以及提速降费的部署,移动网加大4G网的建设,固网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
D.丝绸之路,这条起始于2 100多年前的商旅通道,作为连接亚欧贸易的桥梁和融汇东西文明的纽带,开拓了千古传诵的壮美篇章。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改造”应放在“装修”之后,“更体面”应放在“更安全、更舒适”之后;B项,并列不当,文艺工作者包含作家;D项,搭配不当,“开拓”应改为“抒写”。
答案C
3.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 。 ,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 。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 , 。 ,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
……
3 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
——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
课时训练3 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
——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
一、夯基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省委领导在调研民营经济及台资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问题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对所有市场主体 的发展大环境。
(2)在欧洲历史上,体育、艺术界和上流社会有很深的渊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足球和艺术成为可以 的文化现象。
(3)C罗表示现在的球队与两年前欧洲杯上的已经不可 ,他虽然尚未恢复百分百状态,但是仍然会尽力帮助球队取胜。
A.一视同仁 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B.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C.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 同日而语
D.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一视同仁
解析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1)句强调“对所有市场主体”同等看待,应该用“一视同仁”;(2)句由“足球和艺术”不同的事物,可知应该用“等量齐观”;(3)句是将现在的球队与两年前的球队比较,句中又有否定词“不可”,可知应该用“同日而语”。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颁奖仪式之后,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将会在晚上7点迎来有超过1 000多人参加的盛大宴会,晚上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会被鲜花、蜡烛等装点。
B.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参与度和发言权有目共睹,中国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不是个别国家通过一两份声明就能决定的。
C.为迎接2017年春运,铁路部门将对12306网站进行扩容改造,近期将推出在购票环节减少使用验证码,以进一步改善旅客的购票体验。
D.文化志愿服务以其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政府和市场文化服务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解析A项,不合逻辑,“超过”与“多”重复,删除一个;C项,成分残缺,“推出”缺少宾语,应在句末添加“的措施”;D项,搭配不当,“提升”与“不足”不能搭配,可将“提升”改为“弥补”。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慈善事业,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实际上始终都没有中断过,即使在人类蒙昧时代,也有猎物同享、遇害同御的慈善。 。 。尤其是中国受光宗耀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财富总是想最多地留给儿女,这就不免产生了惜捐思想,不愿意把财富给予社会。 。 。
这里除了从财富观、文化观、道义观和社会价值观上给予引导、教育外,恐怕还应该从法律上、制度设计上给以调节和规范,使之形成一
……
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导学号56420046)
我们所说的姓氏,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了氏族血统,最早来源于氏族的图腾。氏族在交往中通过展示氏族图腾的徽记来表明其身份,区别不同的氏族和方位,氏族徽记就是姓的最早雏形。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种产物,表示功勋和地位。
一般认为中国人是先有姓,后有氏。事实上,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关系也在互相转变。在夏朝之前,氏为大氏族、部落、国家、氏族联盟的称呼,这时姓是氏的分支。比如: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期,伏羲氏的后代姓风,是中国第一个姓。夏朝时,氏的本意发生了变化,氏可以代表姓族中重要的分支。
周武王灭商后,重新确立了姓、氏的关系: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辨贵贱,随时更移。由于分封制分出的诸侯都有自己的氏,而姓不变,导致先秦时保留下来的姓仅仅在三十个左右,而保留下来的氏却有近千个。到秦并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政权,姓、氏也混而为一,汉朝以后姓和氏也就不再进行严格区分了。
考察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少以及分布的集中程度如何,可以用同姓率这个量来表示。一个地区的同姓率就是在这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这个值的大小能大致反映一个地区姓氏多样性的状况。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说明姓氏的多样性好。
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同姓率最低的地区。这是因为在南北宋时期,特别是在南宋,由于蒙古人入侵,人们向南迁移,以躲避战争,逃至长江受到阻隔,而长江流域又很适合人类生活,便定居下来,与原有的居民混居在一起;同时,长江以南的人也经常会往北方迁移,最终导致这些地区的人口比较混杂,姓氏的多样性比较好。相反,在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姓氏比较单一,又和外界比较隔绝,导致这些地区的同姓率很大。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并不总是有较高的同姓率。甘肃的嘉峪关等就是例外。嘉峪关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城市,历史上周边民族不断进入,外来人口很多,姓氏也很多。因此,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不同地区之间也可以定义同姓率。两个地区的同姓率就是两个地区各取一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显然,两个地区姓氏分布越接近,同姓率就越大。因此,地区间的同姓率能衡量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的相似性。对同姓率做简单变换就能得到衡量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的姓氏距离,也可以叫遗传距离。
一般来说,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越远,遗传距离越大。这是因为空间的隔离使得人们不能充分混杂,姓氏分布的差异就越大。通过计算两个地区的遗传距离,我们再次印证了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现象。东北三省和山东虽然隔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但是他们的遗传距离却是最小的。事实上,清朝中晚期以后,大约有两千万人从山东、河南等地迁移到了东北地区。所以,研究不同地区间的同姓率能发现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事件。
(选自《百科知识》)
1.下列对“姓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氏中包含了“姓”和“氏”两个概念。姓,代表民族血统,来源于氏族徽记。氏,始终是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B.姓和氏一直混合使用,其关系也在相互转变。在夏朝之前,姓是氏的分支,夏朝时,氏就成了姓的分支。
C.周朝建立后,重新明确了姓氏关系:姓明婚姻,氏辨贵贱。由此可知在当时,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姓同氏不同者,不可通婚。
D.到秦汉以后,由于中央集权取代了分封制,这时用来区分不同封地诸侯的“氏”,也就失去了它的历史价值而与代表血缘关系的姓渐渐混为一谈了。
解析A项,“始终”的说法不正确。见原文第1段。
答案A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同姓率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姓氏数量的多寡,它是一个地区随机抽取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姓氏的概率。
B.如果一个地区姓氏数量多,且分布不集中,则同姓率低,比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说明该地区姓氏分布的多样性好。
C.不同地区的同姓率有高有低,比如甘肃嘉峪关地区的同姓率较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同姓率较高,这和这些地区的文化历史有着密切关系。
D.研究两个地区的同姓率,如果这两个地区的同姓率比较接近就说明这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小,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小。
解析D项,不是两个地区的同姓率而是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另外,根据原文第7段信息可得出结论“两个地区同姓率越大,那么这两个地区的姓氏分布差异就越小,也可以说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小”。原文中的“同姓率越大”与选项表述的“同姓率比较接近”不能完全等同。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代,伏羲氏的后代姓风,是中国第一个姓,这说明在夏朝之前,姓是氏的分支。
B.秦并六国之前,帝王分封诸侯,姓是他们的血统,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氏。由此可见,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C.遗传距离是两个地区姓氏分布差异,两个地区间的同姓率是反映不同地区的姓氏分布相似性的主要参数,一般来说,空间距离越大,遗传距离越大。
D.一个地区的同姓率能反映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而两个地区之间的同姓率是研究人口迁移的手段之一,不能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
解析D项,“不能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错,根据文意,不同地区之间的同姓率是能够反映他们的历史文化。
答案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2017•全国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