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20字。
9 三峡
课题 三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字遣词简练精确的特点。
2.学习采用多种艺术手法突出景物特点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味三峡的壮丽风光,体会语言的简练、精彩、优美。
2.学习怎样抓住景物及季节特征描写,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
3.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尤其是感受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先后在平城(北魏首都)和洛阳担任中央官吏,多次出任地方官。郦道元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名著。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