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00字。

  《雨的四季》课堂实录
  学校:嘉兴市秀州中学分校
  班级:初二(4)班
  执教:高永娥
  时间:2017.11.2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雨之精神写不出,以春色写之。雨之精神写不出?
  生(齐):雨之精神写不出,以景、物、人、事写之!
  师:好!上节课我吗了解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昆明的雨》,细读文章,品味“雨季”,体会汪曾祺先生散文的语言特点。
  (屏显。)
  细读文章,品味“雨季”
  师:现在再给同学们3—4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细读文章,评析文章语言,自主探究作者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展现昆明雨季的景物与人事的。
  (学生开始品读文章)
  师: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要注意圈点勾画,把读起来有感觉有想法的句子划出来,批注一番,然后与同学们分享交流。
  (学生动笔,教师个别指点)
  二、细读文章,品味“雨季”
  师:很多同学似乎有想法了,现在请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独特感受。
  生:我看到了第8段的句子。“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这里运用了外貌描写,突出了火炭梅的体积大与黑红的颜色。同时连用两个感叹号,突出作者的惊叹之情,我觉得这些语句非常朴实、自然。
  师:外貌描写?(生笑)
  生:哦!不,是外形!比作火炭!
  师:是的!这句口语化的语言既让人通俗易懂,同时运用了比喻修辞,使缩写事物生动形象。我们可以继续看到后面的一句话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生:这句话运用对比手法,让我感觉作者非常喜爱难忘昆明的火炭梅,其他的杨梅都比不上它。
  师:分析得很好,我们从中可以还看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更热衷于品尝火炭梅,通过描绘火炭梅的形与色,引起读者的想象。刚才这位同学找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准确,那么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生:我找的句子在第7段。“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这句话写出了牛肝菌的颜色、味道、口感,我看了后很想吃。(生笑)
  师:解读得很好,“滑,嫩,鲜,香”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