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 练案 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练案7+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练案8+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4~15题 古代诗歌鉴赏+练案10+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4~15题 古代诗歌鉴赏+练案9+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6题 名篇名句默写+练案11+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6题 名篇名句默写+练案12+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7题 正确使成语+练案13+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8题 辨析并修改病句+练案14+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9题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练案15+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案1+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案2+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20题 补全语段+练案16+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21题 语言综合运用+练案17+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4~6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练案3+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4~6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练案4+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7~9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练案5+Word版含答案.doc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7~9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练案6+Word版含答案.doc
练案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本练案共4页,共12题,共36分,训练时间36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导学号 00774007
儒家“情理结构”的哲学价值
儒家所关心的“情”始终不离生活,而生活本身也是情理合一的。需要强调的是,儒家情感哲学从未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动物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被交融为一,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结构”。回归到人类情感的角度,儒家哲学给人们带来的最新启示在于:在人性结构当中,“情”到底会扮演何种角色?
儒家的“情理结构”来自孔子的仁学,但“仁”究竟是怎么来的?在孔子那里起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将外在的“礼”归于内在的“仁”。周公制礼作乐,规范了外在的礼乐,而孔子则释礼归仁。但孔子更希望“人者仁也”,也就是每个人要“依仁”而行。另一个则是仁的“巫史传统”之源头,“巫”被理性化为“礼”,而礼乐当中仍包蕴巫的感性要素。巫传统不仅可以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始基,也可以被看作人与仁相交通的基座。所以,从“巫”到“礼”再到“仁”,更不用说“乐”本身,皆含深情。
孔子之“仁”是一种合“礼”之情,也是一种“理”化之情,在儒学那里,情理始终是合一的。情理结构的生理根基并不是源自单纯生理的食色情欲,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生发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但这种情感又是被社会化的,是通过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即每个人从己出发,所要达仁,仁就会来。孔子重在先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付诸践行,所谓“仁道不远,行之即是”。这样一来,所欲、所求与所行达至合一,仁自然而然就会来。而仁之所以能来的前提便是“性相近也”,人人皆有感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所以,孔子认为,“克己复礼”、复归于仁,仁就来临,仁与人才合体为一。孔子的“成己之学”,心理动力就在于“欲仁”,而欲本身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动力。仁并不是从“先验结构”中来的,西方哲学所追寻的理念、天国与物自体是高蹈于虚处的,而仁则是实实在在就在“践履”当中的。这种中西差异的根本在于,西方哲学走的是理性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哲学恰恰由于重情而另辟一条智慧之途。仁就来自人自己,无须外求于纯理,这是孔子儒学的大智慧。
在儒家看来,“情”在人性结构中扮演的角色是亦始亦终的,既是发端又是终端。所谓“始”,就是“道始于情”,这是人性结构的根基所本。此处之“情”,不仅是人类普遍源发的情状,而且也是人类根基共有的情感。所谓“终”,则为“孔颜乐处”,这是人性结构的境界追求。所以说,儒家情感哲学的“执两用中”就在于:从现实出发是“道始于情”,在生存境界上为“孔颜乐处”,所谓“执两”(一始一终)而“用中”(度的把握),这才是当今儒家创造性转化出来的当代智慧之一。
(摘自《光明日报》,作者刘悦笛,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儒家的“情理结构”来自孔子的仁学,其源头一是将外在的“礼”归于内在的“仁”,二是仁的“巫史传统”。
B.“巫”“礼”“仁”“乐”皆含深情,巫传统不仅可以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基座,也可以被看作人与仁相交通的始基。
C.孔子之“仁”是一种合“礼”之情、“理”化之情,这种情感又被社会化,是通过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
D.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欲仁”是孔子“成己之学”的心理动力,而欲本身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动力。
[解析] 本题答案在第2段,应将“基座”与“始基”调换位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文章首段提出的“情理结构”,是指儒家情感哲学从未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动物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被交融为一。
B.第二段阐明“情理结构”的由来,指出孔子强调释礼归仁,希望“人者仁也”,即大力宣传礼乐,“依仁”而行。
C.第三段阐明儒学“情理结构”始终维持情理合一的道理,其生理根基是自然而然生发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
D.孔子认为先要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付诸践行,使所欲、所求与所行达至合一,这样,仁自然而然就会来到。
[解析] “释礼”不是大力宣传的意思,而是放下礼乐的意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人人皆有感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这“性相近也”是仁之所以能来的前提。
B.西方哲学追求的是一种虚幻,走的是理性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哲学由于重情而另辟一条无须外求于纯理的智慧之途。
C.回归到人类情感的角度,儒家哲学告诉人们,在人性结构中,“情”所扮演的角色是亦始亦终的,既是发端又是终端。
D.儒家情感哲学具体表述为“执两用中”,意思是说从现实出发讲究“道始于情”,在生存境界上追求“孔颜乐处”。
[解析] 本题答案信息在第5段,“道始于情”“孔颜乐处”只能界说“执两”,“用中”应为度的把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导学号 00774008
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
……
练案3 小说阅读
本练案共4页,共9题,共42分,训练时间42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14分)导学号 00774038
局 长 的 鱼
大 海
局长突然发现自己开始苍老时,已经57岁。局长明白,按照惯例,要不了一年,自己将退居“二线”,改任调研员。身体看似硬朗的局长,开始有意无意,为行将退休的日子做准备。
同事们说,局长您的字漂亮,再加紧练习下,说不准退休后会成为大书法家呢!
局长嘴上笑笑,没说话。
同事们说说也就罢了,只有小黄知道,局长除了特别好吃鱼,还有个工作之外的癖好:钓鱼。局长从没在同事们面前提及钓鱼之事。小黄是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单位的文秘工作,常常要将往来文件呈给局长审阅,少不了要去局长家里或者不是单位的地方找局长,自然知道局长的业余癖好。尤其是近半年,几次周末,小黄带着加急文件找局长时,发现他都在钓鱼。
年中,市委组织部一纸调令,将单位的经济科科长调走。局党组将空的经济科科长位置放出,在单位宣布:严格按照组织规定,符合晋升条件者均可报名,一律竞争上岗。干了五年办公室副主任的小黄,大学读的是区域经济专业,有心去竞逐这个位置,却发现符合条件的同事多达六人。在干部提拔越来越公开、公平、公正的今天,这次竞岗选拔,非过五关斩六将不行啊!报名后的小黄,想到局长的癖好,灵机一动,专门请了一天假,跑去邻市一家上档次的钓鱼商城,花5000元买了套高级钓具。
一个周末,小黄带着新买的钓具,叩开了局长家门,说是顺路给局长带了套装备。局长有心拒绝,想了想,还是没说出来。小黄趁热打铁,说局长,要不我陪你现在就去试下?局长心痒痒,说也好。就拿着新钓具,拉了小黄去了河边。有了上好的装备,结果自然非同一般。小黄买的钓具大派用场,局长用它钓到一条七斤重的野生大河鲤。
当晚,局长兴奋得亲自下厨,将河鲤分不同味道烹之,与小黄在家中食鱼对饮。几杯酒下肚,脸红耳热的局长扶着小黄肩膀,说了很多往事。
局长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鱼吗?
小黄说,不知道。
局长说,因为我是渔民的儿子,父辈们风里浪尖辛苦打鱼谋生,我生在船上以鱼果腹,不爱吃鱼爱吃什么?
小黄看看局长黝黑的脸庞,似懂非懂。
局长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钓鱼吗?
小黄说,不知道。
局长说,父辈们不赶海下水时,靠岸停歇结网补漏别无其他娱乐,我则拿根竹竿在船上钓鱼玩,我不爱钓鱼爱什么?
小黄看看局长粗壮的胳膊,点了点头。但此时此刻,小黄迫切想打听的,是关于竞争上岗的事,但欲言又止。
局长说,人生有些东西犹如捕鱼,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光想也没用,努力了就好;大家心里都装着盏灯,像鱼膘那么大的灯,真的很亮很亮呢!局长说完,用手比画着鱼的样子。
小黄有点儿哭笑不得,但见杯盏之间局长称兄道弟不断,自己也喝了几杯后,慢慢地心就踏实了。
后来的竞岗过程,经过公开演讲、面试答辩、领导评鉴、民主测评、拟任公示等环节,脱颖而出的小黄,终成经济科科长。长嘘出一口气的小黄,手里捏着任职通知书,心里有了几分庆幸:幸好当时买了那套钓具,羊毛出在羊身上,投入产出成了正比,看来值得啊!
不久,全市公开遴选镇区副职领导,小黄乘胜报名。经过几轮激烈竞争,再一次优胜而出,被组织推荐为某镇副镇长,即将履新上任。
小黄临行前夕,局长钓到一条大鱼,邀小黄来家吃鱼,说是为他饯行。饭前,局长递给小黄一个信封:谢谢你上次给我买的钓具,那套东西相当好,让我如虎添翼呢,那些鱼啊,一条接一条地上钩!
小黄接来拆开一看,立时呆了:厚厚一沓钞票,足足有5000块啊!就有些发蒙。
局长说,我工作到今天,虽然钱财不多,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倒也知足安心;我要是白拿你这套东西,弄得退休不宁,恐怕到时连鱼都钓不成!
小黄有些发颤,说,上次竞岗,局长您帮了我大忙,否则我怕是胜不了他人呢!
局长大笑:错,那全是你自己的努力,我没给任何人打过招呼,可不想领那份情。
小黄错愕之间,局长扶了小黄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也是当领导的人了,今后肯定会面临很多诱惑;今天请你来家吃鱼是想告诉你,我替你处理了初一的不正,你可要去了十五的歪风。这人生的路漫漫啊,我希望退休后开开心心地去钓鱼,也希望你能轻轻松松来我家吃鱼。
局长言毕,忙手忙脚地将几盘鱼香扑鼻的好菜端上桌来。
躺在盘子里的蒸鱼鲜嫩无比,在灯光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刺得小黄眼睛发疼。小黄举杯投箸,已是泪光迷蒙。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20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小黄送了套高级钓具给局长,并邀局长去钓鱼,局长“心痒痒”的,可见局长在自己心爱的事物面前暂时动摇了,接受了小黄变相的贿赂。
B.小黄和局长吃鱼喝酒过程中,听局长讲话先是“似懂非懂”,接着是“点了点头”,后来是“哭笑不得”,表明小黄并不完全明白局长的意思,两人之间没有默契。
C.局长把买钓具的钱还给了小黄。小黄“有些发颤”是因为局长帮了他大忙,却不收他的礼,他为局长的热心和无私帮助而感动。
D.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塑造了局长和小黄的形象。这两个人物互为映衬,反映了现实官场的乱象,表达了作者对贪腐行为的强烈批判。
[解析] A不能抵制诱惑,错。后文谈到局长是不想明确拒绝小黄,影响他在竞争中的发挥。C局长没有帮他的忙,且小黄发颤主要是为局长不收礼而疑惑和担忧。D对小黄没有肖像描写,局长没有接受小黄的贿赂,没有贪腐行为,并非对贪腐行为的强烈批判。
2.作品中局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示例:①清醒睿智:当别人奉承他字写得好,当小黄送给他高级钓具时,他没有得意忘形。对小黄送高级钓具的用意心知肚明,却不揭穿。②质朴,知足:保留小时候的习惯,对生活很满足,没有贪念。③爱才惜才,对小黄的才干很了解,希望他能走正路,凭自己努力走上领导岗位。④为官清廉正派:不收贿赂。__
[解析]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给满5分为止,如有其他答案,意思对即可。
3.小说以“局长的鱼”为标题有何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示例:①“鱼”是小说的线索,钓鱼和做鱼、吃鱼是局长的爱好,“鱼”也是局长和小黄交往的重要媒介。②“局长的鱼”含义深刻,表面是局长钓鱼、做鱼、吃鱼,深层的意思是“局长”的位置和权力非常敏感,能钓来像小黄那样意图走不正之路的人“鱼”。③“局长的鱼”揭示小说主旨,不管是掌权的还是办事的,都要守住底线,不要受到权力的诱惑而走上不正当之路。__
[解析] 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本题共3小题,14分)导学号 00774039
捞月亮的母亲
石 兵
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
在那座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
……
练案17 语言综合运用
本练案共4页,共30题,共150分,训练时间150分钟
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导学号 00774430
进入高三后,我们将面对高考的问题,如果条件允许,我将把我国四大古典名著重新阅读一遍,因为四大古典名著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只要吸取了其中的精华,就能极大地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能大幅度提高语文考试成绩,就一定能圆了我的名牌大学梦。
①吸取了四大古典名著的精华,不一定能极大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②__吸取了四大古典名著的精华,不一定能大幅度提高语文考试成绩__。
③__吸取了四大古典名著的精华,不一定能圆名牌大学梦__。
[解析] 5分,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导学号 00774431
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说明了一个真理:法制强则国强,法制弱则国弱。只要我们建立健全了各种法制,官场贪污腐败现象就会消失,我们的社会就会出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我们的国家就会昂首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反之,什么也无从谈起。
①建立健全了各种法制,官场贪污腐败现象不一定能消失。
②__建立健全了各种法制,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不一定出现__。
③__建立健全了各种法制,国家不一定昂首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__。
[解析] 5分,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导学号 00774432
凰山村搬入楼房之后,村民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杏林村搬迁到楼房之后,村民文明程度也有很大提高,可见,农民搬入楼房居住必然提高文明程度。我村现有的村落布局,严重阻碍着村民文明程度的提高。如果拆迁建议得以实旋,我村村民的文明程度就一定会有极大提高。因此,我村整体拆迁方案要尽快落实。
①农民搬入楼房居住不一定提高文明程度。
②__村民文明程度提高的阻碍不一定是现有的村落布局__。
③__即使拆迁建议得以实施,村民的文明程度也不一定会有极大提高__。
[解析] 5分,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导学号 00774433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围剿”炒房客为重要目的的调控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力。然而有些地区名曰调控,实则抱着土地财政不放,继续充当高房价的推手。这种行为如不及时刹车,势必酿成市场大祸。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消除炒房暗流,只要房子不被炒了,人们就都能够住上新房了。
①抱着土地财政不放,不一定酿成市场大祸。
②__有关部门重视了这个问题,不一定就清除了炒房暗流__。
③__房子不被炒了,人们也不一定都能住上新房__。
[解析] 5分,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5.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