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20个字。
《木兰诗》导学案(2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2、复述诗歌故事,背诵全诗。
3、感受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赏析本诗的写作特色。
4、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目标1——3是重点,目标3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美国迪斯尼拍摄的《花木兰》动画片,导入新课。
1、欣赏动画片
2、教师引入:花木兰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形象,自2000年起,河南商丘每年举办“中国商丘木兰文化节”,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作为一首民歌,《木兰诗》对后世文化艺术产生的影响也很深远,就让我们走近《木兰诗》,走近花木兰。
二、预习检测
1.《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2.注音
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鸣渐渐()燕山()胡骑()啾啾()戎机()朔气()金柝()十二转( )红妆()著裳()云鬓()霍霍()
三、板块学习
(一)感知诵读
1. 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2. 听录音朗读,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3. 教师朗读指导。
第一段:平缓、忧愁、坚定;第二段:紧张、缓慢,思亲柔肠与征战豪情并重。第三、四段:悲壮、缓慢;第五、六:欢快、热烈、亲切;第七段自豪、俏皮。
4、学生练读,力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
5、抽查朗读,师生评议。
(二)疏通诗意
1、自读诗歌,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译全诗。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动合作,释疑解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