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道小题,约11190字。
和平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22分)
一、(8分)
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共商国是 暗度陈仓 暴殄天物(tiǎn) 钟灵毓秀(yù)
B.优柔寡断 鸠占鹊巢 乳臭未千(chòu) 纤尘不染(xiān)
C.一幅对联 隔靴搔痒 日臻完善(zhēn) 舐犊情深(shì)
D.稗官野史 明火执仗 栉风沐雨(zhì) 佶屈聱牙(jí)
2.填入下面横线处一段文字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有一点应该提到,画中的蒙娜丽莎是没有眉毛的, ,而是因为在17世纪的清洗中将画家画在已干颜料上的眉毛(作为最后的一笔)清洗掉了。修复者用了不合适的溶剂,却将杰作的一部分永远地毁了! 同样,今天人们在原作上所见到了过度的绿色调也是过分的、不恰当的修复所酿成的一种后果。
①沃尔夫林在其《古典艺术》一书中就是采纳了这样的看法。
②拉斐尔的一幅素描就是如此。
③因为,在达•芬奇之后的画家的素描临本中的蒙娜丽莎却明明是有眉毛的。
④根据研究者的分析,剃眉毛是当时的一种时尚。
⑤所以,很可能这不是达•芬奇有意为之或者是作品未完成的一个痕迹。
⑥但是,在我看来,这又似乎太不可信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巴黎协定》生效,使得国际上又有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解决了《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一直存在的空白。
B.目前,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加快组建,将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标志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
C.几年来,中国文联以学术建设为依托,学术评论的当下性、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学术评论的社会影响力、传播力进一步提高。
D.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既要敢于作为,又要顺势而为,善于用“巧”的办法,做“柔”的文章,达到“和”的成效。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B.乐府双壁专指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古诗十九首》。
C.词也叫“倚声”是因为先有谱好的曲,然后词作者们根据曲谱再填写相应的歌词。
D.六艺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二、(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
周兴杰
①“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后来,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是作为“知音”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历史,并不为过。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