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道小题,约10180字。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博物馆,阅读文物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校刊,请你帮助编辑部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阅读本期校刊的卷首语,完成1-2题。(共6分)
  ①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②数据显示,因为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③今天,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也更多样。④和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   (guān  zhào)照当下,     (huí sù)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⑤你会和我一样,每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1.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观照      回朔       B.关照      回朔
  C.关照      回溯       D.观照      回溯
  2.文段中有两个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句子修改:      
  【任务二】有同学为栏目创作了一首小诗,阅读诗作,完成3-4题。(共4分)
  每一件文物,
  都是记载历史变迁的珍贵档案。
  凝视你,
  寻觅曾经的沧海桑田。
  每一座博物馆
  都是守护中华文化的珍贵宝库。
  走进你,
  感受文明的博大精深。
  3.对加点字的读音和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记载  zài   “化”第三笔是“丿”   B.记载  zǎi   “化”第三笔是“乚 ”
  C.记载  zǎi   “化”第三笔是“丿”   D.记载  zài   “化”第三笔是“乚 ”
  4.请为这首小诗续写一节,内容、语言与前两节保持连贯自然。(2分)
  答:       
  【任务三】为帮助同学们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编辑部打算为文物创编迷你剧本。
  5请你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件文物中选取一件,根据背景资料,发挥想象,设计一段文物的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100字左右)(3分)
  示例:越王勾践剑
  背景资料: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
  内心独白:“我是一把君王剑。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心雪耻。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
  【文物一】《清明上河图》画卷
  背景资料:《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画面从郊区铺陈到集市,描绘了九百年前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与汴河两岸自然风光的优美。画中人物多达几百人,所绘景物大至原野、河流、城郭,小到摊贩上的陈设货物、招牌文字,丝毫不失。
  《清明上河图》局部
  【文物二】戴安澜将军的“铁汉”印章
  背景资料:戴安澜将军是抗战革命烈士,作战英勇,指挥卓越。毛泽东曾为其赋诗“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赞其虽英年早逝,但实现了抗日的伟大志向。台儿庄战役期间,戴安澜专门镌刻了“铁汉”印章,意指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力来抵抗日军的侵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