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500字。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小结·课文中的古代诗歌
常识
《诗经》: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所收305篇诗歌,按音乐的曲调和性质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民歌,“雅”是指贵族音乐,“颂”是指祭祀乐曲。其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就是直接陈述描写,“比”是比喻,“兴”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诗经》作品特别是“风”(民歌)的内容多为写实,语言质朴,被视为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楚辞》:“楚辞”是屈原在楚地民谣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楚辞》作品特别是屈原《离骚》的内容多为神奇想像,辞采华丽,被视为古代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乐府诗:“乐府”原是汉代皇家音乐机关的名称,后来把它搜集整理的诗歌通称为“汉乐府”。汉代以后,那些按照“乐府”的诗题和风格创作的诗歌,也称为“乐府”、“乐府诗” 、“乐府民歌”,著名都有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曹操《短歌行》、李白《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杜甫《兵车行》、岑参《白雪歌》、白居易《卖炭翁》等。
重要的作家与作品:
屈原与《离骚》: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古代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奠基人。《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与《诗经》中的“风”合称“风骚”,指代诗文或文学才华。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也是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他自称“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代表作有诗《归田园居》《饮酒》,文《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名句
课文篇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课外篇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屈原《离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长歌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小结·课本中的先秦诸子散文
常识
孔子与《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说创始人,被尊称为“至圣”。曾短期为官,后周游列国,主张“克己复礼”,以仁爱、德行治理天下。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聚众授徒的风气,据说他的门下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论语》是孔门弟子编纂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片断记录,所以又称为语录体散文。
孟子与《孟子》: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儒家学说最重要的的传人,被尊称为“亚圣”。曾竭力游说当权者未果,退而与弟子合著《孟子》七篇。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王道”,反对“苛政”“霸道”,并且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重民思想(与民同乐,民贵君轻)。选自《孟子》的课文篇目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等。孟子善用寓言故事和设喻(打比方)来说理,文章言辞犀利,很有气势和雄辩力。
荀子与《劝学》: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儒家学说的重要人物。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主张加强后天的学习和修养,以便弃恶扬善,提升自己的道德品性和学识能力。荀子的文章善用生活事例作比方,说理透辟,结构严谨,选自《荀子》的课文篇目有《劝学》。
庄子与《逍遥游》: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崇尚自然,追求“逍遥”(绝对的自由),主张“返璞归真”,遵循自然规律来立身处世。庄子的文章多借寓言、传说故事来揭示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语言形象生动,极富文采,选自《庄子》的课文篇目有《逍遥游》。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儒家的四部经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指儒家的五部经典:《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六艺,是指孔子当年传授学生的六门功课和技艺:礼、乐、射、御、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