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530字。关注时事热点,贴近高考素材。共五个热点话题,精选15篇文章。

  聚焦时事热点
  兴华中学    相云编辑
  话题一:食指与余秀华——诗人之争(共两篇)
  话题二:奔跑人生——弱势群体;正能量(共四篇)
  话题三:韩寒——退学事件很失败的事(共三篇)
  话题四:富二代;穷二代(共两篇)
  话题五:职场竞争力(共四篇)
  话题一:食指与余秀华——诗人之争(共两篇)
  都是诗人,有话好好说
  1
  古人云:“文人相轻,武人相重;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意思是,武功虽有门派之争,但到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谁武功天下第一,出来打一打、比一比、过一过招就知道了,比完之后,愿赌服输,赢的作揖表示“承让”,输的也一拜表示“佩服”,常常是英雄相惜,回去继续冬练三九夏练酷暑,来年再比的也有。
  当然,这大都是武侠小说里看来的、想象来的,毕竟我们见到的武功盖世的真实的人,少之又少。
  文人之间的口舌之争自古就很多。由于各有己见,又没有评判的标准,争论起来真是难分伯仲,就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他们往往各执一词,谁都不服谁,文人一般又都能说会写,发言论、写文章,常常就骂了起来,这个骂那个是“狗”,那个骂回去就说对方是“丧家的”……文人之间,这样的公案,真是数不胜数。
  30年代,比郭沫若小10岁的沈从文评说郭沫若的文风“写不了小说”。郭沫若被任用后,终于有机会报复,说沈从文“是个专写颓废色情的桃红色作家”,还将他定性为“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者,软化人们斗争情绪”的反动文人,并说他“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着……”
  面对郭沫若的咄咄气势,沈从文避无可避,惊惧之下又无力反抗,他在一张条幅上写下“封笔试纸”四个章草字,就此告别文坛。1949年,在郭沫若授意下,北京大学校园内还打出了“打倒沈从文”的标语……成惊弓之鸟的沈从文曾两度自杀未遂。
  作为后来人,读到这样的历史,真是唏嘘难平。这不是“相轻”,已经是“害人”了。
  实践和时间都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历久之后,沈从文据说曾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如果他不是在1988年去世的话。至今,他的书也一版再版,郭沫若的文章,还有多少人会读呢?
  2
  之所以想到“文人相轻”的话题,是因为最近发生的“老诗人食指炮轰余秀华”之事。
  我前两天还说自己以后“多记印象,少发主见”,实在是忍不住呢。
  因为刚刚读完了余秀华的《摇摇晃晃的人间》。
  除了木心的几本诗集,我真的已经很久没读过诗歌了。虽然我年轻时也写过几首诗,还自费跟别人出过一本诗集,但后来都没好意思拿出来跟别人显摆过。所以我特别佩服至今还在坚持写诗的人,特别是余秀华。
  食指是一位老诗人。出生于1948年,原名郭路生。他母亲在行军路上生的他,所以叫“路生”,为何取笔名“食指”,后面再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