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80字。

  《锦瑟》教案
  一、导入新课
  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时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
  2、请两位同学朗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四、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诗句谈感受
  1、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三个字来吗?
  内容之眼(诗眼):思华年
  2、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的两个字来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