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高考22题逐题特训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2-1-10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2-1-11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2-1-12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2-1-13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2-2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2-3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高考22题逐题特训10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高考22题逐题特训11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高考22题逐题特训7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高考22题逐题特训8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高考22题逐题特训9Word版含答案.doc

  —————————高效演练—————————
  一、客观型断句题
  客观型断句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去掉标点,设置的停顿一般为8处左右,难度不大。学生在解题时只要遵循“3步骤”,抓住“两点”,熟练运用其中的技巧,同时巧用排除法即可准确选定答案。
  1.(2016•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解析] 文言断句的前提是通读文段,明确大意。“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结构完整,可排除A、D两项。“每扬言事由己发”为“承宪妻”的行为,目的是“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用以”前面应断开,可以排除B项。答案为C项。
  [答案] C
  2.(2016•山东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B.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C.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D.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解析] “夫”为句首发语词,下面从“冠”“衣”“身服”“首服”等角度进行评论,“不务”为“不必追求”“不致力”的意思,据此可正确断句。
  [答案] A
  3.(2016•天津卷)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
  ……
  —————————高效演练—————————
  (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疒台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门肃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   乘:车。
  [解析] “开门肃茂先入”的“肃”,形容词作动词,意为“恭敬地引入”。
  [答案] 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茂先坐与论说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B.若二十年外书若望仆不相师
  C.多所未闻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D.望石再拜而去毕礼而归之
  [解析] A.两个“与”都是介词,“和,跟,同”的意思。B.前一个“若”是连词,意思为“假如,如果”;后一个“若”的意思为“好像”。C.两个“所”都是“所”字结构,“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D.两个“而”都是连词,表承接。
  [答案] 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
  ……
  高考22题逐题特训(十一)
  高考第16题 名篇名句默写
  1.(2017•最新考纲预测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1分)
  (2)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2分)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分)
  2.(2017•最新考纲预测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做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中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1分)
  (2)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2分)
  (3)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2分)
  3.(2017•最新考纲预测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秦蜀之间人迹罕至,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中“重岩叠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总写了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的山势。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2)隐天蔽日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每空1分,每添、漏、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4.(2017•最新考纲预测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