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90+4840
【三明一中高二语文寒假阅读材料一】
什么样的写作素材最能打动阅卷老师?
同学们,满分60分的作文,你能打多少分?
粗略调查,40—50分是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是说,在阅卷老师的评分标准下,二类文居多。
二类文,也还不错!有多少同学得个四十几分就满足了?也许你说,作文提分很难,不是几次训练、一朝一夕就能二类进一类,但我想说,只要知道阅卷老师的评分标准,摸清他们的给分“喜好”,提高5分不是难事。对于高考来说,5分意味着什么?
所以今天就和同学们聊聊作文中的重要元素之一——素材。
每个同学都会选用一定素材完成写作,那么,什么样的素材能给自己的作文赢得分数呢?
对于素材,老师阅卷时有三个主要标准:视野开阔、视角新颖、思想深刻。你运用的素材达到这个标准,你的作文离一类文就不远了。
一类好文永远只有三种素材。
是哪三种素材?别急,先来看看2017年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
【标杆范文素材一】高端大气上档次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山东考生
这是一家偶然遇到的书店,安静内敛,又如丁香一般忧愁美丽,错过就寻不回来;是一份包纳,清隽儒雅,书卷气和醇香一路积淀。
每个人往往寻暖而栖,也许身上衣正单,又或心中贫寒交迫,可一旦捧起一本书,指尖便像多了一抹素彩,渐翻渐宁,踩响一串串掉落的音符,去往水墨清欢的最深处。正因如此,我们总是欣然,能有一些人,让这个社会漾起一袖书香,并愈发浓郁,24小时共享书店的包容,为现世谋了一处安慰和一份闲情,自此,卿心安处是书香。
不分贫富,无论贵贱,24小时共享书店看到的,是褴褛衣衫下澄心如荷的读书意。在这份融融的包纳中,是一个民族的大气概,失了
……
【三明一中高二语文寒假阅读材料二】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同学在本班墙报提到,课本里的有些内容是存在问题的。
比如《劝学》中说“蟹六跪而二螯”,而实际上,正常蟹有一对像钳子一样的足来掘洞、防御和进攻,叫作螯足;还有四对足是用来步行或划水的,叫作步足。说“六跪”不对,应该说“八跪”。
又比如《孔雀东南飞》里说“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古今其他诗歌中用“鸳鸯”比喻夫妻恩爱,忠贞厮守。但研究发现,鸳鸯不一定有固定的“夫妻”关系。
这位同学发问道: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
请你写一篇文章,对他的发问作出回应。要求: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明确要求考生对材料中那位同学的发文作出回应,这是写作任务的核心。那么,那位同学的问的是什么问题呢?“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问题的对象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而不是“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和说法”这个修饰成分。有不少同学看了一遍题目提笔就写出“对于经典我们要批判的继承”,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作文任务要求,是偏离题意的。
在弄清楚了所要回答的问题的对象之后,接下来就是回答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如果仅仅是回答如何对待“不科学的内容”这个问题,那么很简单:既然不科学,那我们就更正它,让它成为科学的内容不就可以了吗?
然而,这个问题的对象还有一个修饰成分,我们在审题的时候也不能忽视:“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这个关键性的限定条件。那么,我们如何去思考这个限定条件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思考“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和说法”对我们人类的价值意义,从而明确立意的方向。
显然,人们阅读经典文章,认可习惯认知和说法,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价值,而这个价值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针对客观世界,另一个层次是针对主观世界。经典文章和习惯认知,在客观世界的层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在主观世界的层次,可以帮助我们滋养心灵,寄托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