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60字。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艺术镜头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镜头:黑暗中的叙述者和月色下的聆听者(上海市格致中学 高翀骅)
生:我有一个问题:小说开头作者写“月亮照在他(伊凡内奇)身上。布尔金躺在房里的干草上,在黑暗里谁也看不见他。”这句话有什么深意吗?
师:你捕捉到了作者笔下的月光和黑暗,单看这一句,似乎难以确定作者是否刻意为之。让我们找找,小说里还有没有写到过月亮。
生:有的,在最后。(生读)“‘多好的月色,多好的月色!’他抬头看,说道。”
师:请你继续往下读,作者还写了什么。
(生读“这会儿已经是午夜了”这一段落。)
生:还写了月亮下的村子。
师:月色下的村子是怎样的?和小说中的人物平时的生活环境一样吗?
生:月色下的村子是平静自然的;而平时城里的生活是喧闹的恶浊的。
师:顺着这样的理解,被月亮照亮的伊凡内奇——
生:伊凡内奇是自然……是自由的,而黑暗里的布尔金就是……不自由的。
师:刚才这位同学通过对意象的解读和联想获得了感知。那同学们是否同意他的看法?如果同意,请用小说本身的文字来印证;如果有不同的观点,也请表达出来。
生:我同意黑暗中的布尔金是指他不自由,因为他也是“套中人”。他和整个中学的老师,还有全城的人,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什么都不敢,被套得紧紧的。
生:我想补充一下,月光下的平静美好好像把伊凡内奇点醒了,他想到城里无聊的生活和这样过日子的人说:“这一切岂不就是套子么?”就说明他意识到了这样的生活是要改变的。
师:那布尔金有没有和他一样反思呢?
生:没有。当伊凡内奇强调“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啦。”布尔金却觉得他扯到别的题目上去了,说睡吧。我觉得布尔金是麻木的,好像《<</span>呐喊>自序》里铁屋子里的人,叫不醒。
师:想到了鲁迅的铁屋子,很好的联想。同学们已经发现:布尔金虽然是别里科夫的故事的叙述者,却同样是被束缚的“套中人”。而故事的聆听者伊凡内奇,则是一个清醒的旁观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布尔金在说到别里科夫“决定真该结婚了”的时候,伊凡内奇插了一句话:“哦,到了这一步,您就应该拿掉他的雨鞋和雨伞了。”结婚和别里科夫不离身的雨伞雨鞋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这里的雨鞋和雨伞不仅是指包住别里科夫身体的套子,也是指他精神上的套子。要去除的套子几乎不可能。但是瓦连卡开朗活泼,就好像月光一样照亮他,或许可以让他离开套子。
师:说得真好,伊凡内奇发现套子的难以解脱,也看到了套子的可能解脱。小说中有多处反复使用的语言,在别里科夫的故事结束后,伊凡内奇把“事情就是这样的”这句话说了两次。同学们思考一下前后这两句在朗读时该如何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