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9000字。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与理解 作文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100
(一) (二)
应得分 25 7 9 13 6 40
实得分
积累与运用(共32分)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⑴—⑷题。(共8分)
马致远故居
马致远故居位于京西门头沟区王平镇“王平古道”的韭园村,村内的西落坡村有一处元代古民居,当地村民们世代相传,说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马致远故居坐西朝东,是一座静谧的大四合院。故居门前有【甲】,门前的影背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并有马致远的生平介绍。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的佳句广为人知,实际上,他故居门前的景物也和《天净沙•秋思》的意境颇为相似。绕过影壁跨过东房的大门就来到院子里。院子很大,西北东南四面都有房间,每边为三五间。
在我国文学史上,元代的戏剧可以说是灿烂辉煌的。很多著名的大戏剧家都是大都(北京)人,如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他们的剧本经常在大都西城砖塔胡同里的勾阑、瓦舍(剧场)中演出,有时他们还亲自粉墨登场。元代的很多经典剧目,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久演不衰。北京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发祥地之一。
据《中国文学史》和其它一些资料记载,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死后葬于祖茔。马致远是我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学识(yuān bó) ,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称,是当时文学组织“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还被尊为“曲状元”,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声誉。马致远因不满官府的腐败,后便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自由(ān shì) 的生活。
马致远隐居的山林在何处,并没有确凿记载,但在韭园村的西落坡村发现有马致远故居。另外,马致远的一些曲子也可证明他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如《元曲三百首》中的《清江引•野兴》写道:“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 这西村应该就是西落坡村,是相对东落坡村而言的。马致远故居已被文物部门确定,修复后将会定期对外开放。
⑴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静谧(mì) 元曲(qū) 确凿(záo)
B.静谧(mì) 元曲(qǔ) 确凿(záo)
C.静谧(bì) 元曲(qū) 确凿(zuó)
D.静谧(bì) 元曲(qǔ) 确凿(zuó)
⑵根据文中拼音,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词语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2分)
⑶请根据划线句推断【甲】处应填入的词语是(2分)
A.山岛竦峙 B.绿水行舟 C.小桥流水 D.晴空一鹤
⑷阅读白朴的小令: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判断下列诗句与其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下列名号和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聊斋先生——蒲松龄 B.放翁———杜甫
C.谪仙人———李白 D.曲状元——马致远
3.学习了敬辞与谦辞后,小明同学特别感兴趣并尝试在发给同学的短信中使用。
今天拜读了你的大作之后,我感触很多。相比我的拙作,你的文章更有真情实感。家父一直教导我要虚心学习,为了进一步向你请教,我想利用周末时间到寒舍拜访,不知道是否方便?
上面短信中画线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大作 B. 拙作 C. 家父 D.寒舍
4.将下面的词牌、曲牌组成三副三字对联,并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A.双飞燕 B.南海潮 C.步步娇
上联一:声声慢 下联一:
上联二: 下联二:一剪梅
上联三:西江月 下联三:
5.以下四幅书法作品都是以《诫子书》中的名句为内容的名家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写出书体名称及书体特点。(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