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中国小说欣赏第八单元(课件+学案)
17-18版:第15课 《子夜》——吴老太爷进城.docx
17-18版:第15课 《子夜》——吴老太爷进城.pptx
17-18版:第16课 《骆驼祥子》——高妈 .docx
17-18版:第16课 《骆驼祥子》——高妈 .pptx
教学设计:第15课 《子夜》——吴老太爷进城.doc
教学设计:第16课 《骆驼祥子》——高妈.doc
第15课 《子夜》
——吴老太爷进城
中国有关城市的文学作品向来比较薄弱,《子夜》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写的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人物则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类新人——民族资本家。
茅盾对所处时代城市内部的变动与新生所展开的全方位描绘,它“包罗万象的任务和事件之大之广,乃近代中国小说少见的”。这其中,内外交迫的民族资产阶级与依仗外权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较量,农民的破产和工人的抗争,工商业的弱肉强食,知识分子的苦闷与迷惘,也刻画了一些仇视现代文明的人。
吴老太爷这具“僵尸”身上,“既有着强烈的、厚重的时代气息和历史深度,体现了历史潮流的骚动与趋势,也以自身鲜明的个性构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艺术世界”。
说你说我
一云游僧曾问佛祖:“我存在吗?”佛祖不答。又问:“我不存在吗?”佛祖仍不答。
云游僧失望而去。弟子阿难不解,问佛祖为何不答。
佛祖云:“问‘我是谁’,意味着寻找生活道路。而生活道路不能一言以蔽之,因为道路还没有走完。”
“我是谁”,是每个人面临的不言而喻的常识和生活前提,但又是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求索终生的难题。因为人是边走边问,发问的时候,已是人在旅途之中,个人的自我,还没有最终定形。于是,人只好边走边问,路没走完,就没有最后的答案;路若走完了,要这个答案也没什么意义了。关于个人的自我,不会有终极答案,这答案就在人生的一串串脚印之中。你是谁?你就是你走过的那一条条道路,就是你在世间留下的那一个个忽隐忽现的痕迹。人生在世,要珍惜人生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段落都是你自己,一旦写下就永远都抹不掉,无论是耻辱还是辉煌。人生中既没有永远的落伍者,也没有永远的幸运儿;既没有永远的懦夫,也没有永远的英雄。萨特说得好,人不是裁纸刀,裁纸刀注定是裁纸的,但人可以改变自己。
珍惜生活的脚步,因为人生不能重复。我很欣赏卢梭的那句名言:“我独一无二,我知己知人,我天生与众不同;我敢说我不像世界上的任何人。如果我不比别人好,那么我至少跟别人不一样。大自然铸造了我,然后就把模型打碎了!”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茅盾的名言
(1)只有不幸而生于富贵之家被捧在手里,含在嘴做活宝见烘软了骨头的现代青年,才是很不幸地只配在历史的大轮子下被碾成肉呢!
……
《骆驼祥子》——高妈
课 题 《骆驼祥子》——高妈 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过程与方法
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祥子的辛酸人生,了解旧中国的黑暗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理解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讨祥子的形象及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并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难点:讨论祥子的悲剧意义。
教学方法 圈点批注、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老舍及《骆驼祥子》的资料,圈点批注文章中有关祥子的变化的语段。
教 学 过 程 预 设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设计意图
一、导入 2009年3月,在北大、复旦等三位著名教授的联名举荐下,以蹬三轮车为生、仅有高中文凭的蔡伟参加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考试,一时引起轰动。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同样的职业——车夫,却因为生活的时代不同绘出了截然相反的命运。20世纪末30年代初北平城内的人力车夫祥子善良,忠厚,勤劳却劳苦终生,一无所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走近悲情的祥子,走进他的悲惨人生。 通过不同时代的人物命运对比,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