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中石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学案新人教版20180122132.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当堂达标题新人教版20180122129.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教案新人教版20180122130.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课件新人教版20180122131.ppt
《 河中石兽》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落实文言重要实词,反复朗读,知晓文章大意。
2、深入理解三类人“河中寻石兽”的方法,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培养学生客观对待分析事情的态度。
教学重点:落实重要字词;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三类人“河中寻石兽”的办法,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方法:朗诵法 分析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视频《铁齿铜牙纪晓岚》导入
二、预习展示
1.字词注音展示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杮(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ú)
2.作家作品展示
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该书是纪晓岚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3.课文内容展示
《河中石兽》 讲述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www.21-cn-jy.com
三、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谈谈《河中石兽》这篇文章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①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无障碍。
②再次朗读,读出句中停顿。(如: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③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疑难词语。
④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翻译文章。
⑤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
⑥师生共同解疑。(词、句解疑)
2.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文章的朗读基调。
(学生朗读,师生评价)
3.再次走进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明确:三位,他们分别是寺僧、讲学家与老河兵。
①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冲击力,将随水流而下。
②讲学家认为石兽在下沉处深埋,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