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530字。

  福建省龙岩市2018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在魏晋南北朝,就有不少士大夫参与绘事,其中可见顾恺之、宗炳、萧绎那样的文化名人。到了唐末五代,擅画的文人更多,他们凭借自己的文化修养,使绘画品质得到很大提升。当然,这种提升主要表现在主题、立意、情趣等方面,至于形式、技法、体制之类,仍然沿袭当时画工的惯例,而未能形成文人绘画特有的风貌。。
  北宋中后期,两股力量对文人画的独立自主起了关键作用。其一是五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山水画,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文人隐逸精神的滋养,那些引领潮流的山水画大家,如荆浩、李成、范宽等,往往本身就是文人画家的代表。其二是另一批喜爱绘画的仕宦文人,如文同、苏轼、米芾等,避开了繁难琐屑的习惯性画法,而用“墨戏”的简捷方式,进行大胆的艺术实验。如果说后一股力量来自于业余画家队伍,极大地刺激了文人画家们逐鹿画坛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勇气;那么,前一股力量来自于专业画家阵营,以其坚实而高迈的学术品位充实着文人画的价值理想。随着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加上金元时代大批文人赋闲而成为画坛中坚,原来由画工和宫廷画师主宰的人物画及其叙事手法渐趋衰落,更多带有象征意味,富于表现性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繁荣起来,并且在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手中呈现为水墨写意形态,从而与非文人画往往重色彩、多工致的情形拉开了明显距离。
  元初的赵孟頫是文人画走向成熟的枢纽人物。在他的启示下,元季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人的山水作品,建构了文人画的规范图式,并以高情逸致的价值取向和书法化的笔墨趣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明中期由沈周、文徵明领衔的吴门画派的兴盛,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晚明董其昌倡导南宗山水画,引发清初以“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为代表的正统派和“四僧”(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为代表的野逸派各有侧重的发展态势。宋元时期由另一些文人画家所开创的松梅兰竹水墨画,到了明代中后期,则逐渐发展出大写意一派。陈淳、徐渭那种注重主观表现色彩和即时把握方式的纵逸画风,标志着文人画图式在花鸟画领域的确立。从此之后,文人画以压倒性优势入主中国画坛,使得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工也多以沾溉文人画余泽为荣。
  变化是永恒的存在。文人画之所以区别于常规绘画,是以其“畅神”“适意”“自娱”“寄乐”的私密化、书斋化取向为价值内涵的。然而,随着它的规范图式渐趋确立,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自适自娱、私交酬唱变为面向大众、走入市场,公共化和普适化这种曾经作为文人画对立面的价值选择,便又重新占据文人画发展的主导地位。从扬州八怪到海上画派,文人画的谐俗色彩日益浓厚,而非文人画家对文人画的攀附吸收现象又愈演愈烈,文人画与非文人画在艺术形态上上的界线变得模糊起来。经过20世纪的巨大社会变革,传统士大夫为现代知识分子所取代,中国文人画这个世界艺术史上的孤例,也就走向终结期。
  (节选自卢辅圣《超越的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业余画家队伍不仅刺激了文人画家们逐鹿画坛,还以坚实而高迈的学术品位充实其价值理想。
  B.文人隐逸精神的滋养和大胆的艺术实验对北宋中后期文人画的独立自主起了关键作用。
  C.赵孟類不仅是文人画走向成熟的枢纽人物,而且还建构了文人画的规范图式,影响深远。
  D.文人画中大写意一派的形成和发展,标致着文人画终于以压倒性优势入主中国画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文人很早就介人了绘事,并提升了中国画的品质,但文人画还未呈现出特有的风貌。
  B.文人画富含象征性和表现性,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的水墨写意形态拉开了它与非文人画的距离。
  C.文章列举了明清许多画派的发展态势,是为了论证元朝文人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文章用大量篇幅论述了中国文人画的形成发展过程,由此可见文人画是以畅神适意等为价值取向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人物画及其叙事手法没有渐趋衰落,那么画工和宫廷画师依然会主宰着画坛。
  B.因为有了一代代文人在绘画上不断探索和发展,文人画才在中国画坛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C.中国文人画是世界上唯一由知识分子所建构的绘画形态,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这种文化现象。
  D.随着时代的发展,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文人画的消亡也是必然的趋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斗草
  凌鼎年
  据地方志记载:斗草之风,娄城历来盛行,乃端午期间的一民间活动。古庙镇有一孩儿王出身的阿埭,自小偏好斗草。他出马斗草,不说百战百胜,至少十斗九赢。
  阿埭弱冠之年后,依然放不下他的斗草,每年五月五日,他总要在古庙镇外的娄江边与人斗草,有如设擂,谓之过过斗草瘾。阿埭言明: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