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8000字。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两部分,共四道大题,19小题,分值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考场号、姓名、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7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0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共四组,每组只选答1小题,共可选答4小题。8分)
①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
(《短歌行》)
(1)
②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③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书愤》)(2)
④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念桥边红药, 。(姜夔《扬州慢》)
⑤故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 荀子《劝学》)
(3)
⑥臣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⑦如今人 , ,何辞为?于是遂去。(司马迁《史记》)
(4)
⑧人非圣贤, ? ,善莫大焉。(《左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3题。(9分)
送 魏 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4~5题。(9分)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单于使使晓武 晓:告知
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
C、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弥:满
D、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 幸:幸运
5、翻译下列句子(6分)
(1)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4分)
(2)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6~9题。(14分)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
《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