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6200字。
高二 上 期 末 考 试(语文)试 卷
河北省山海关一中 王翠芳
考试时间:( 150 ) 总分:(120 )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 下列加点字字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寥落(liáo) 赁屋(lìn) 偌大(nuò) B 勒令(lēi)钞票(chāo) 雄劲(jìn)
C 上溯(sù) 矫正(jiǎo) 濒临(bīn) D 畸形(qī)怪癖(pì) 歆羡(x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浸渍 吹毛求疵 否极泰来 心悦诚服
B.修茸 莫名其妙 蒸蒸日上 忧患倍尝
C.屠戮 风餐路宿 对牛弹琴 一叶知秋
D.暮霭 陨身不恤 直接了当 降格以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 ),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化都
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②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 )。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
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钮扣换一
篮青菜。
③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
( )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以找见证明。
A.胜地 品味 住持
B.胜地 品位 主持
C.圣地 品味 主持
D.圣地 品位 住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 “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B.悲观的人所想的和所谈的却只是坏的一面,因此他们永远感到怏怏不乐。
C.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D.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5 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 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B 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C 我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D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就像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不仅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C 在市场经济中,有的人并不能发财致富,那么保留一点清高的气度,也不失为一种精神安慰,至少能减轻一点心理失衡。
D.湖南首次对重点中学督导评估,积极发现和表彰违规者与好典型。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是儒家经典之一。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C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D《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四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苏洵、王安石、欧阳修、苏轼,他们和韩愈、柳宗元、苏辙、曾巩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二 阅读下面一片文章,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8分)
如何正确对待流行色
说追随流行色是一种审美的浅薄,许多人未免觉得过于刺激,然而,要是指出这是一种自身特色的可悲的丧失,却又是难以反驳的。
所以,在审美情趣的层次已经上升到唯个性是尊的国家或地区,众多的人是不讲求流行色的,而在审美情趣的层次尚居原始意味的仿效,从众状态的国家、地区的人群中,流行色才犹如倡导规行矩步的精灵,使斑斓绚丽的